在跨年演讲结束以后,罗振宇接受访谈的一段视频被放了出来。
这些年我感觉他变化很大,相由心生,一开始的精明,世俗,功利,爹味,以在《奇葩说》担任导师辩论为最。
现在更多的是平和,淡然,愿意示弱,少年感。而这一切的改变,从去年他开始做《文明之旅》开始。
主持人很好奇问“为什么感觉你能够始终做一个成一个?罗辑思维,每天60秒,得到app,时间的朋友”
当在他强调完合伙人的重要性后,他说到他找到了自己的愿力“赓续文明”,发大愿,磕长头,走远路。
愿力>业力>能力,能力没有那么重要。
三个词我都听说过,而三者的关系,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而找到愿力的前提,是缓解了基本的生存焦虑。
大城市里,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终有一盏为你而亮时,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做什么,与谁为伍时,愿力,为谁而战,为谁扛枪的思考,便会逐渐涌现出来。
而能够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拥有强大愿力少之又少,做而且做成了,那绝对是领袖的级别。如毛泽东。
能力,业力,愿力,你现在又深处哪个阶段呢?
一、能力:职场的“敲门砖”,但绝非“万能钥匙”
(一)能力的局限
能力,确实是咱们踏入职场的“敲门砖”,专业技能、知识储备、沟通协调等,这些都是你能在职场上立足的基础。
但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明明能力比你强,却始终混得不怎么样;而有些人能力平平,却能步步高升,坐拥高位。这是为啥呢?
原来,能力这玩意儿,虽然重要,但它的实际发挥作用往往受到业力的制约。
业力的制约作用
业力,就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你在职场上“步步惊心”的东西,比如个人历史、环境、习惯等。
• 成长环境带来的局限: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没啥大不了的?
错!不同的成长环境,早就让你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定型了。
比如,一个在严格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在职场上就特别谨慎,不敢冒险尝试新事物,生怕出错被批评,结果错失了大把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 个人不良习惯的影响:习惯这东西,就像个隐形的“小恶魔”,总在关键时刻拖你的后腿。
拖延症、完美主义、逃避困难……这些坏习惯,能让你在职场上栽大跟头。
你可能明明有能力完成一个项目,却因为拖延,最后手忙脚乱,质量大打折扣。
• 过往经历形成的心理负担: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失败的经历,会在你心里留下“阴影”。
你可能曾在重大项目中失误,从此以后,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就总是瞻前顾后,缺乏自信,不敢果断地运用自己的能力,生怕再次失败。
(二)更深层的困境:无声的对冲
业力对能力的对冲,就像个“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让你陷入困境。
这个更为可怕,很多时候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 自我怀疑的阴影:你可能在职场上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怀疑自己,害怕出错。
这种自我怀疑,就像个“紧箍咒”,让你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施展。
• 环境的无形羁绊:在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企业里,你可能能力很强,但因为资历尚浅,总是被安排做一些琐碎的杂事,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这种环境的无形羁绊,让你无法在职场上大展拳脚,能力被严重浪费。
二、愿力:职场逆袭的“秘密武器”
(一)愿力的超越性
愿力,就是你内心深处最纯粹、最炽热的理想和追求,“心中的延安”。
它就像一座灯塔,在职场的风浪中为你指明方向,让你在迷茫和困境中看到希望。
• 超越现实局限:愿力能让你突破现实的束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埃隆·马斯克的愿力是“点燃火星”,这个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他却始终坚持,将每一个决策、每一步技术突破都对准这个方向,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份愿力,他可能早就被现实的困难击垮,放弃了对火星的探索。
• 摆脱当下困境:罗振宇的“赓续文明”之愿,即便一只耳朵耳聋,刀片嗓说不出话来,疫情被管控,无一人到场,仍然不中断跨年演讲。
而竟然同时做两个重大项目,每周更新一期文明之旅,长达20年,真是一个死磕时间的胖子。
为了让大家放心,一个抽了30年的烟鬼戒烟成功,一个250斤的胖子瘦身成功,瘦了80斤。
• 赋予行动更深远的意义: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黑暗岁月里,弗兰克尔凭借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悟出了“人有一项不可被剥夺的自由,就是对这个世界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的道理。
这份愿力,让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对生命的尊严和对人性的信仰,成为无数人精神的支柱。
(二)愿力的觉醒与实践
愿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你我每个人的心中,等待被唤醒。
• 从生存焦虑到人生愿力:许多人在职场初期,被生存的焦虑所困扰,忙于追求物质的满足。但当这些物质目标逐一实现后,内心的空虚和迷茫却接踵而至。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某个清晨或夜晚的顿悟时刻,开始思考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也许是一个偏远山区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让你萌生了投身教育的愿力;
也许是目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激发了你致力于环保的决心。
• 愿力的持续滋养:要让愿力在职场中持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地滋养它。
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确保行动与愿力保持一致;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愿力,相互激励;从日常工作中汲取能量,将每一个小成就视为愿力实现的一步,从而不断坚定信念。
三、业力:职场逆袭的“垫脚石”,关键看你如何用
(一)业力的积累
业力并非全然消极,它可以成为职场发展的助力。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转化,业力能让你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
• 经验的积累: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都是积累经验的机会。一个销售人员在与客户的谈判中遭遇失败,事后认真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就能在下一次谈判中避免同样的错误,提高销售业绩。
• 人脉的拓展:在职场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是常事。有些人可能在当下看似无关紧要,但未来某个时刻,他们可能会成为事业发展的关键助力。
一位职场新人在参加行业交流会时,结识了一位资深专家,这位专家在后来的工作中,为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资源,帮助他快速成长。
• 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职场成功的基石。通过不断积累,可以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积极的思维习惯等。
一个项目经理在工作中养成了每天早上规划一天工作的习惯,面对繁杂的任务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二)业力的转化
要让业力从阻碍变为助力,关键在于态度和行动。
• 正视过往经历:勇敢面对过去,将失败视为成长的垫脚石,从中吸取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一位曾在职场中遭遇重大挫折的创业者,认真分析失败原因,调整创业方向和策略,最终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 改变不良习惯:下定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改变那些影响职场发展的不良习惯。可以寻求专业培训、加入互助小组等,来帮助克服习惯的惯性。
一位有拖延症的员工,通过参加时间管理培训,学习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并在同事的监督下,逐渐克服了拖延的习惯,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 创造有利环境: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职场发展的环境,选择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打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等。
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团队中,你会受到同事们的激励和鼓舞,更容易发挥自己的能力,积累更多的业力。
怎么说呢?
愿力、业力和能力,这三者在职场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愿力是引领前行的灯塔,让你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境中重燃希望;
业力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需要不断地积累和转化,为职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能力,则是在这条路上奔跑的双腿,让你在职场竞争中具备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早日找到你“心中的延安”,
你终究会明白“为谁而战,为谁扛枪”,
届时一切的焦虑,迷茫,质疑,污蔑,都不足为虑。
因为你终于知道“发大愿、迈小步、走远路、磕长头、不停顿、不着急”。
大厂转型人强哥2025年01月05日 09:00陕西
https://mp.weixin.qq.com/s/WxuwZmssfzHxEJQoOHP0xw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