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现象A发生以后,通常都会伴随着现象B的发生,概率非常高,但是呢,没有必然性。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是看到现象A发生了以后,就会预期现象B也会发生,而且现象B真的会经常随之发生。人们就认为,现象A的发生与现象B的发生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现象A的发生是现象B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因果律的来源。如果我们学过概率论,我们就会明白,现象A的发生与现象B的发生之间并没有某种必然性,或者说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小概率事件可能也会发生。
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康德则认为因果律的存在是人类理性的特色,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他和休谟都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至此,我们就能对人类认知世界的模式进行一个总结,就是在时空的先验背景下,把物质现象实体化,把事物之间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统摄在因果律的框架之下,这就是人类理性运作的模式。
据此,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们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一方面,我们透过感官才能认识外部世界,我们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同时呢,人们又把所感知到的对于外界的信息,塑造成发生在时空背景下的事物,而且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符合因果律,这就是知识的形式。
因果律,顾名思义,就是因的发生导致了果的发生,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先有因,后有果,由因生果。可是如果先有因,后有果,因果能不能同时存在呢?如果因果能同时存在,因是因,果是果,因果是两码事,那果的成立就不依赖因,因就成了非因,因果关系就不成立了。如果因果不能同时存在,先有因,后有果,那在果产生之前,因就不存在了,那果就是无因之果,是非果;而因呢,就是非因,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由因生果,先有因,后有果,因果是一体还是异体呢?如果因果是一体,那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就无须再生了。因中有果,种子在有雨露、阳光、土壤、适宜温度的情况下,能够长成禾苗,但是在种子、雨露、阳光、土壤、温度之中能找到禾苗的吗?显然不能。如果因果是异体,先有因,后有果,这就回到了上一段的推理过程。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破析方法,就是由因生果,因果能不能同时存在,从这里破析。如果因果不能同时存在,那因果之间就不能发生关系,不能发生关系,有锤子因果关系啊。如果因果能够同时存在,因果一体,就无需再生,如果因果异体,那果法的成立就不需要因,因果关系也不成立。由因果关系为基础,推导出因果关系不成立,这样就破掉了对于因果律的执著心。
这是佛教的逻辑推理 其实在现代数学里是常识性的东西,但是我们普遍缺乏科学和理性,所以很少有人能将其融通起来。
很多人看不懂推理分析,主要是脑子里被灌的屎尿太多了,得清理。我再举个例子,这是中论破析因果模型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我不是佛教徒,我不信教,我只是学习他们的逻辑范式和思辨方法。另外需要强调一下,佛教本身也是无神论教。
中论破因果,是通过四生来说明的。因生果无非四种,自生,他生,共生,无因而生。自生就是自己生自己,有无穷生的过失;他生就是由他而生,就是前面的那一大段推理;共生就是自他共生,自生他生破了,共生就破了;无因而生更是无人认同。
因果律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模型工具,套起来很简单明了,很好用,但是这不妨碍你知道这个东西不是真的。你得学习最新的科学成果,比如高数,比如系统论,比如协同学,比如超复杂自组织理论 比如说进化论生态学。自然科学一直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认知模式自然不能停留在以前,必须与时俱进,但是这些东西不过是对真理的趋近。任何的故步自封与食古不化其实都是一回事,在求真的道路上把理论绝对化,是一只对自己极度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自暴自弃。常用的逻辑工具和分析方法,是不适合现阶段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的。人类虽然已经身处现代社会,可是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原始森林里,毕竟文明史才几千年,与漫长的进化过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通常我们都知道,现实社会是复杂非线性的,使用因果律模型来生搬硬套只会贻笑大方。因为非线性的系统,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系统内各组元之间不是简单地谁决定的问题,所以在研究复杂系统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借助于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只是范式逻辑,它本身并不涉及命题真伪,这也正是它的命门之所在。因为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无非就是归纳和演绎,归纳并不能穷尽一切样本,而演绎又只是对归纳的反向应用,这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同时呢,形式逻辑的三段论,也只不过是对因果推理范式的变形应用,而康德和修模早就指出了因果律的不可证,更不用提比他们早一千多年的龙树了。
技术指标如果管用,第一个发明指标的人早就富可敌国了。当年陈浩发明筹码理论的时候,就分析过其理论的局限性,他说可能有效的时间也就一两年,时间越久越不准。指标拿来看看,哈哈一笑就完了,别当真。指标和公式,大伙都知道里面不能有未来函数或者变量,不然没有任何价值。那指标和公式就只能单纯依靠过去来生成算法或者规则,而我们都知道过去和未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意思就是说通过过去的有限因素推导无法预测未来,再说明白一点就是,虽然过去和未来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无法确保你能够推导出将来的走势。所以,我还是奉劝各种技术迷,不要沉迷技术指标,因为没有多大意义。这都是术,不是道,最简单和确定的原则就是买好股,走趋势,不然徒然浪费脑力和精神,殚精竭虑却没有多大意义。
市场因素繁杂万千,它不是线性因果的模式,权重也不是常量,这是超复杂的系统,人类的认知在其面前是苍白无力的。承认自己对于世界的无知,承认自己无力,这才是赚钱的根本因。无知往往不是散户被消灭的原因,傲慢才是。误以为自己可以理解市场,自己可以预测市场,这才是被消灭的最主要原因。
搞统计的热衷于搞回测,妄图依靠通过对过往数据的统计寻找到某种规律,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呢,还是因为不明白,依靠过去无法预测市场的未来。因为,相较于过去的统计之上的决定操作策略,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的,那就是操作本身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同时呢,所谓的买卖点,在回测时是成立的,在实操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实现。统计模型的沉迷者,本身的买卖会对股价即时产生影响不说,即便机器人能够完美执行预先的设定,也无法保证买卖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成交。我尝试搞过几年的量化回撤,并且交给机器人买入,我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实现预先的设想。该买买不到,买不全,一买就涨,一卖就跌,回测和模型盘与实盘完全是两码事。
在市场里,同样,大样本概率统计的本质是样本接近于无穷大才行,那样才能穷尽概率的真相。但是,股市不像简单的函数极限那样浅显可计算,你看似取样很多,其实在无穷多这个度量面前,依旧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凑巧你的概率运算是准确的,这也并妨碍你连续多次做错,你可能连续做错很多次,并陪光了本金。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概率计算是对的,但是在无穷多未发生的事件面前,这个你已经得出的概率统计算法,可能不久又会被证伪。即便运算是无误的,并且接近真相,频繁的买进卖出并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概率也非常低。这样做过的朋友都知道,操作本身对算法和概率就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力量。这就好像你在观测微观粒子的动量是一样的,测不准,你的操作本身对被操作的对象就是一种无法被忽略的扰动。
一句话,技术分析是术,如果应用到好票长牛之上,可能效果很好,但是那不是技术分析本身有多高明,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人做事,要合乎道,要顺应趋势,不然一切都是白费。
股市里赔钱赚钱可能源于频繁操作,但是赔钱的概率更大,盈亏同源,赔钱也是源于频繁操作。最轻松的,往往是最赚钱的办法
时间:2020-11-01 19:53
作者:黄眉大王
链接:https://xueqiu.com/9574115207/162199343
来源:雪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