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康至军(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
来源 | 12个德鲁克(ID:peterdrucker12)
管理者不能老是想着把问题解决掉。不需要解决所有问题,要与问题共存。
—— 彼得·德鲁克
我们深信“解决”的概念。好像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到这一刻为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
—— 宗萨蒋扬钦哲
人生不是旅途,不要老是惦记着目的地;人生是一首乐曲,当音乐响起,我们应该随之歌唱,或是随之起舞。
—— 阿伦·瓦兹
阿伦·瓦兹(1915—1973),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印度与中国的哲学宗教有精深的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这也让瓦兹赢得了“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最‘离经叛道’哲学家之一”的头衔。
瓦兹生前出版有二十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被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心之道》。
这个三分多钟的短视频,是制作者根据瓦兹的演讲制作而成。演讲内容精炼,直指本质,视频制作亦上乘。浏览视频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了宗萨和德鲁克的话。他们说的,是一件事情。
(图片:宗萨蒋扬钦哲)
在很多地方我们也和悉达多一样。我们有自己的宫殿——不论是贫民区的单房公寓、郊区的双层别墅或在巴黎的顶层阁楼。我们也有各自的耶输陀罗和罗罗。我们也许不是拥有孔雀的王子,但我们有事业、宠物猫咪和数不尽的责任在身。
所有的事情老是出状况。家电坏了,邻居吵架,天花板漏水。亲爱的人死了;或是他们早上醒来之前,下巴和悉达多的宫女一样松垮,看起来就像死了一般。也许他们闻起来有秽浊的烟味或昨晚的大蒜味。他们唠叨不停,而且还张着嘴咀嚼食物。
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困在那里,不试图逃开。或者我们终于会忍无可忍,心想:“我受够了!”然后结束一段关系,却又再找另一个人重新来过一遍。我们对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从不厌倦,因为我们期待而且相信,有个无瑕的灵魂伴侣或完美的香格里拉正在某处等着我们。
面对每天令人懊恼的事,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认为我们可以把它们弄对,这一切都能修理,牙齿是可以刷的,我们可以感到完满。也许我们还会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从生命中的课题中学到圆熟。我们期望自己变成像《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智慧长者Yoda一样,却不知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
潜意识中,我们期待自己会到达不再需要修理任何东西的境界。 总有一天,我们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们深信“解决”的概念。好像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到这一刻为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还没开始。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这种永无休止的处理、重新安排以及更新版本,就是生活的定义。事实上,[尽管我们一直活着],[但似乎]我们[一直]是在等待生命开始。
彼得·德鲁克在90岁大寿的前夕,与彼得·圣吉有一次面对面的长谈。对话相当精彩。圣吉说:“大多数的经理人都被问题所扰。”德鲁克回答说:“你要学会与问题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等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到处都是问题,如果你不想被问题所扰的话,那你就得躺在棺材里了。”
我们常常满脑子想的都是:“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彼得告诉我说:“经理人真正该知道的是,如果没有问题存在,他们也就不能存活了。他们不能老是想着把问题解决掉。”德鲁克以90岁高龄的角色来告诉大家:你不需要解决所有问题,你要与问题共存。
编辑 | 张霖涵
HR转型突破 2019-12-30 22: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