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杂谈 / 97浏览

《盐铁论》经典名句56条,为人处世大智慧

图片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文学体裁为对话体。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昭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经济很有借鉴作用,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盐铁论》是记录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重要文献。汉桓宽撰10卷,60篇。1至42篇为会议发言纪要。43至60是会议后双方对“未尽事项”的余谈。《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该书共分六十篇,共六万余字,从中筛选出重要名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贱不害智,贫不妨行。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贱,指地位低。贫,指没有钱财。地位卑贱并不妨碍一个人的智慧,家境贫寒并不妨碍一个人的品行。这句话言评价一个人的才智、德行不能根据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来作判断。出身低贱的人,不一定没有智慧;家境贫寒的人,不一定没有品行。

二、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险固》。则,就。有所准备就能先发制人,没有准备就只能受制于人,处处被动挨打。这句话言做事处世“有备无患”的重要性。

三、治家非一宝,治国非一道。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非,不是。宝,这句话指好的办法。道,途径、方法。

治家并不是只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可行的途径。这句话言治家与治国一样,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当事人应当努力寻求,不必因循守旧而无所作为。

四、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

这句话给了那些投机者很大的信心,他们会说:你看,老祖宗都说想要富你得靠脑子,凭力气是赚不到大钱的,想要得利你还得住在一个靠近市集的地方,当然,我也很是承认他说的对,脑子好使,又有一个地段很好的底商,怎么会不赚钱呢?其实你要仔细想一下,这就是一句废话,你有个好地段的底商,就是租出去,自己什么也不干,也有钱拿的!这个条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的!意思是创造财富在于方法,不一定要靠体力获得。获取利百润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发现商机,不一定要亲自耕种获得。

五、林中多疾风,富贵多谀言。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国疾》。谀言,阿谀奉承的话。这句话以林中必然多疾风为喻,说明富贵之后就有趋炎附势之徒进阿谀奉承之言的必然性。

释义:森林中往往刮大风;富贵人面前往往都是一堆奉承话。

六、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疾贪》。欲,想。表,仪表,这句话指身体。下,指下属。先之身,先要求自己。要想影子正,就要先把自己的身子站直;要想下属清廉,自己要先做出表率。这句话以正影先正身为喻,说明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七、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也有说出自《盐铁论·险固》。有所准备就能制服别人;没有准备只能被别人制服。释义:有准备就能钳制住别人;没有准备就要受别人的钳制。

八、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险固》。这句话以“地利”与“人和”、“武力”与“文德”的对比,阐明了实行仁政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九、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发现弊病就立即补救,一看到漏洞就立即堵塞。

十、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汉·桓宽《盐铁论·周秦》


慈祥的母亲大多都有着败家的儿女,这是因为他们不忍心强加管教子女的缘故。

11、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议》。专己,指刚愎自用。拒绝忠言直谏的人就会闭塞,一意孤释义:行的人就会孤立。治国安邦的人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拒纳谏言、一意孤行。

1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释义:不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地位的低贱而变更自己的志向。

13、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释义:不因为是自己的亲近就给以重赏;也不因为与自己疏远就忘掉给人恩惠。

14、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释义:要发财致富就不能太过仁慈,如果太过仁慈也就不能发财致富。

15、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击之》。

释义:做事中途停止就不会成功,种地偷懒的人不会有收获。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不能懈怠。

16、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赋》。

释义: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之中,太阳和月亮也不会同时照耀大地。比喻君子与小人不能同处,或比喻相互矛盾的理论不能同时运用。

17、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释义:碎玉满箱,算不得拥有财宝;读了几箱子的书,也不等于就掌握了其中的道理。

18、衣食者民之本。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穿衣吃饭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所在,不可以不慎重的对待。

19、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岩雀并不知道天的高远,废井中的青蛙也不会知道江海的博大。这句话是形容心胸狭窄之人见识短浅。

20、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殊路》。镂:雕刻。如果没有内在的工夫,而只学习其表面,即使有再好的老师和朋友,也还是如同在油脂上作画、在冰上雕刻一样,只是浪费时间和功夫。

21、筑城者,先厚其基而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未通》。修筑城墙的人,首先要加厚城墙的地基,然后再把城墙垒高;善于养民的人,首先要巩固人民的产业,然后才能使他们走向富裕。要使人民实现富裕,首先要使人民有稳定的工作。国家应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使农民有地可耕;还应该整治社会治安,稳定市场秩序,沟通贸易渠道,使商人有买卖可做。只有做好了这些基本工作,人民才能逐渐走向富裕。

22、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

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

23、国有贤士而不用,非士之过,有国者之耻。——汉代桓宽《盐铁论·国病》。

国家有贤德之士而不任用,不是贤德之士的过失,而应该是拥有这个国家的君主的羞耻。

24、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世务》。

虽然有一片诚挚忠信的愿望,如不知道因事随机应变,那便是一条危险的,甚至会灭亡的路。

25、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力耕》 。治理家庭不能靠一件财宝;治理国家,不能靠一种方法。

26、恶言不出于口,邪行不及于己。

语出汉·桓宽《盐铁论·毁学》。坏话不说,坏事不干,可谓洁身自好。

27、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国家不愁没有法制,而是怕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制。说明制定法律应能够施行。

28、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疾贪》。表:古代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要想让影子正,就要先将标杆树直;要想让下面的人清廉,就要先自己做到清廉。说明上位是下位的表率。

29、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

语出汉·桓宽《盐铁论·刺议》。能够与下面人商量计策的领导,是不会失策的;能发挥大家作用的人,是不会不成功的。

30、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疾贪》。欲,想。表,仪表,这句话指身体。下,指下属。先之身,先要求自己。要想影子正,就要先把自己的身子站直;要想下属清廉,自己要先做出表率。这句话以正影先正身为喻,说明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31、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险固》。这句话以“地利”与“人和”、“武力”与“文德”的对比,阐明了实行仁政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32、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选自《盐铁论·孝养》。距:通“拒”。【大意】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就会遭到孤立。

33、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

微子:商纣王的庶兄。箕子:商纣王的诸父,曾数次谏纣王,王不听把他囚禁。【大意】扁鹊不能使枯骨上长出肉来,微子和箕子不能使将亡之国得以生存下去。

34、学者博览而就善。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从事治学的人,需要广泛的阅读,并且需要从中吸取正确、有用的内容。

35、积土成山,列树成林。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这句话以积土成山、列树成林为喻,说明积少成多、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36、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道:放大。治理百姓的方法,在于节约用度,注重农桑。

37、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病,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即便像扁鹊那样医术高明的人,病人不肯接受针药的治疗,也是没有办法医治好他的病;即便是贤圣之士,如果国君没有接受正言相谏的雅量,那么贤圣也无能为力。这句话用良医治病也要病人配合和治国光靠贤圣之士的才干还不够做对比,更加充分的说明了贤君配合之道理。

38、橘柚生于江南,而民皆甘之于口,味同也;好音生于郑卫,而人皆乐之于耳,声同也。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橘柚生长于江南,各地的人吃起来都有甜的感觉,这是因为大家的味觉是相同的;郑国卫国的音乐,大家都觉得好听,那是因为大家对声音效果的感受是相同的。这句话以吃橘柚的感觉与听音乐的感受为喻,说明是非好坏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价值认同大体是相同的。

39、甲坚兵利,为天下殃。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兵器是凶器。盔甲坚固,兵器锋利,那是天下的祸害。此言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性,寄寓了反对战争的思想。

40、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疾贪》。贪婪卑鄙的风气源自处于上位的统治者,而不在下层民众;对民众的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改良在于执政者的措施是否得当,而不在于人民自身的素质。

41、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复》。做大事的人要有耐心,没耐心就会乱了方寸,误了大事;做小事的人不能有怠慢轻忽之心,否则事情就做不成。前句之意是说,做大事(如治国安邦)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有浮躁之气,不然思虑不周,定会坏了大事。

42、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河。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执务》。阜,土山。土积得多便会成山,水积得多便成江河。此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为喻,说明积少成多、凡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道理。

43、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结和》。苟且偷安会有危险的后果,眼光短浅灾祸很快就会降临。

44、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执务》。土地堆积起来,便成为山峦。水储存起来便会形成江海,品行积累起来便会成为高尚的人。

45、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义》。品德高尚的人不拒绝听取负薪之人的意见,其名声才能远播。所以见多识广的人知识广博,多听多闻的人拥有智慧,拒绝别人劝说的人心胸狭隘,一味相信自己的人必然孤立。

46、刚者折,柔者卷。——西汉桓宽《盐铁论·讼贤》

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因为可以卷曲所以不易折断。

47、以正辅人谓之忠,以邪导人谓之佞。——西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用正途去辅助别人,这便是忠诚。用歪魔邪道去引导别人,着便是奸佞。

48、有粟不食,无益于饥;睹贤不用,无益于削。——西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我饭吃但是如果不吃,对于饥饿是没有益处的。见到了贤能的人们而不去任用,这样对于衰弱的国家,也是没有益处的。

49、天下之利无不瞻,而山海之货无不富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天下的利益,没有人不想得到,因此要能够得到山中和海里的货物,便会不会不富有。这句话指出应大力开采山中和海里的物质资源。

50、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后刑》。锄去田里有害的杂草,禾苗就可以健康地生长;惩罚为非作歹的恶人,百姓就会感到喜悦。

51、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

两局强调品行修养的重要性:自身修养好了,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家治理好了,就可以把官府治理好。

52、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

【大意】唱歌的人不求声音高尖而求合乎节拍,评论者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注重所谈论的事情符合实际。

53、曲木恶直绳,奸邪恶正法。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曲木,弯曲的木头。恶,厌恶、怕。绳,木匠用以裁曲取直的墨绳。奸邪,奸邪之人。正法,公正无私的法律。这句话以曲木畏直绳作类比,说明公正无私之法对奸邪之人的威慑作用。

54、至美素璞,物莫能饰也。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殊路》。至,最。璞,含有玉的石头或未经雕琢过的玉。最美的东西就是最本色自然的东西,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文饰它的。此言自然本色便是美,是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观点。

55、少目之网,不可得渔;三章之法,不可为治。

选自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目,网眼。不可,不能。法律制度太粗疏难以治国,就像网眼太少的渔网往往网不到鱼一样。这句话以比喻之法说明立法要周全、精细,不能失之粗疏,否则不易于执法者依法操作。而不能操作,执法者就有了太大的自由度,这就等于没有法律了。

56、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忧边》。因,根据。知,通“智”。明智的人根据时机而改变行动方案,智慧的人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这句话言随机应变、因事制宜才是明智者。明智的人,因时间的推移而进行改革;聪慧的人,依世情而制定治国方法。


田凌安 2023-02-28 11:48 发表于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7WKU-RyhQMM50ZDfABW3gA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