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永远不要试图预测市场
● 投资有“深度价值”的公司
●以长远的眼光进行投资
● 学会“对比”,找好“风向标”
● 不可小视“复利”的力量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一位长期股东名叫杰里米·米勒(Jeremy C. Miller)。他翻阅了巴菲特从20世纪60年代起直到现在的每一期公开信,并把这些信件内容当作巴菲特写的“投资教科书”。后来,米勒专门写了一本书,细致地讲解了他对巴菲特公开信的研究成果,向我们揭示藏在巴菲特股东公开信背后的投资理念。
以下五大基本原则,是米勒总结的巴菲特永不过时的投资秘籍。
基本原则一:永远不去预测市场
巴菲特很早就宣称过,自己根本没有能力预测整个市场的走向。
某些合伙人给巴菲特打电话,说某某股票将会像几个月前那样持续利好,应该赶紧买。但是巴菲特对他们的提议,实际上是不屑一顾的。
巴菲特说:“如果他们在2月份就知道道琼斯指数在5月份会达到865点,那他们当时为什么不让我进场?如果合伙人3个月前不能预测道指的走向,那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突然之间具备了预测能力?”
换句话说,巴菲特不仅不喜欢自己去预测市场,也无法忍受那些“擅长”预测的人,尤其是在市场趋势出现之后发表马后炮观点的合伙人。
他把这种看法称作“偏见”。
巴菲特在2020年度致股东公开信中,再度声明了这个“偏见”。
巴菲特表示:“我从来不喜欢玩预测利率的游戏,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一年、十年或三十年里利率的平均值是多少。未来股价可能发生任何变化。偶尔,市场会出现暴跌,幅度可能达到50%甚至更大。”
他还称,那些喜欢在“预测市场”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的权威人士,恰恰透露的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信息,而不是关于未来的信息。
基本原则二:投资“深度价值”
投资不看市场趋势,看什么呢?看的就是“深度价值”。这条原则也就是著名的“价值投资原则”。
可以这么说,巴菲特所谓的“深度价值”,就是那些产品过硬、经营有方,但是又很不起眼的公司。一旦发现这样的公司,他就会开始比较这个公司的实际资产和市场估值。如果市场估值过低,那巴菲特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买那个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们买卖股票,不是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法,而是要基于对一个公司前景的看法。”
比如有一次,巴菲特发现了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名叫“桑伯恩地图”。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就是给美国的每个城市画地图,而且他们的地图可以精确到每栋楼。巴菲特认为当时的市场严重低估了这个公司的价值,所以他就大量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最后大赚了一笔。
在2020年度致股东公开信中,巴菲特讲到了什么样的企业才值得收购。
他提出了三条标准:
第一,该企业的净有形资本必须取得良好回报。
第二,该企业必须由能干而诚实的管理者管理。
第三,该企业必须以合理的价格买到。
在现实中,符合这三个要求的大型收购机会很少。不过巴菲特觉得这也没关系,他宁愿等待好的机会,也不会对不好的机会出手。
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面对真正的好球时,我才会挥杆打一球”。
基本原则三:放长线,钓大鱼
仔细研究巴菲特在信件中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衡量公司业绩的时候,巴菲特从来不关心短期结果。他认为,三年是衡量一个公司业绩的“最短期限”,他曾经建议投资人,最少要关注一个公司最近五年的业绩。
在2020年度致股东公开信中,巴菲特再次说明“放长线、钓大鱼”原则的好处:它不仅有利于增加成功投资带来的收益,也有利于减少失败投资带来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错误的、失败的投资,可以被“治愈”。
背后的道理是这样的:当最初进行一笔投资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营得好的企业倾向于获取更多机会,让投资者继续投资。反过来,那些经营糟糕的企业往往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在那样的状态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运营它们的资本,占总资本比例就越来越小,总的来说并不亏。
巴菲特在信中举了一个“极端例子”。1965年初,巴菲特获得了一家纺织公司的控制权,但是不久纺织业务就陷入困境。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赚钱的纺织资产对他们的整体回报造成了巨大拖累。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收购了一批“好”的企业,比如被巴菲特称为“超级明星”的保险行业。这个转变让不赚钱的纺织业规模不断缩小,只有一小部分资本被它占用,总体仍旧是获利的。
巴菲特在信中把收购称作“婚姻”——开始或许是充满憧憬的,中间或许是磕磕绊绊的,但是结尾是怎样,还是要靠时间来告诉我们。
基本原则四:业绩的好坏,要知道跟谁比
巴菲特说过:业绩是相对的。相对的意思,就是有合适的比较对象。
那个用来比较的标杆,就是可以看成“风向标”的美股几大指数,比如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
巴菲特曾经视道琼斯指数为标杆,并以跑赢道琼斯指数为目标。
如果某一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0%,而他的投资只跌了5%,他就认为自己获得了胜利;反过来,如果某一年道琼斯上扬了25%,而他的投资只增长了20%,他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坚决不会为此庆祝。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巴菲特2020年度致股东公开信是以一个“比较”开头的。比较的对象,是另一个美股的“风向标”——标准普尔500指数。
在2019年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股市值的增幅是11.0%,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同年的增幅高达31.5%。换句话说,在2019年一年里,巴菲特跑输了20.5个百分点,这个业绩是糟糕的。
但是,我们确实要看到,从1965年到201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3%,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率的2倍多。这样看,巴菲特仍然是赢家。
基本原则五:复利
巴菲特在给合伙人讲解投资基础时,总会谈到他最喜欢的概念:复利收益。他画过一张“蓝图”,告诉合伙人金钱增长的速度是多么惊人:
“假设投资10万美元,年收益是4%,那么10年后你会得到148024美元;按照同样的收益率,30年之后,这个数字会飙升至324337美元。”
如果把收益率设置为8%或10%,那么30年后将获得1006265美元或1744940美元。
反过来,巴菲特也曾经告诉合伙人,费用、税收等其他被忽略的因素,可能会让财富大幅缩水。
总而言之:微小的变量在长期也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