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杂谈 / 1浏览

十日谈(四)| 老子对话巴菲特: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摘要:投资中非常重要的逆向思维

文/密斯特舒

【 题记 】 

一边读老子一边读巴菲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人感觉到顶级智慧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老子和巴菲特虽然年龄相差了2500岁,从事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工作——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一个是投资家——但是两人所讲的道理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的隔膜。

基于这种智慧的联通,产生了老子和巴菲特之间这组跨越时空的虚拟对话。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也参与其中,小舍则是这场对话的聊天助理,协助对话的顺利进行并在每次讨论后记录下了自己的旁听心得。

此为对话的第四篇,双方聊的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逆向思维。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老子:上回我们聊了“反者道之动”和钟摆效应,它们背后蕴含着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了解这一规律对投资的实际操作有何益处? 

巴菲特:最大的益处是可以帮助我们使用逆向思维。

老子:什么是逆向思维?

巴菲特:简单说,便是“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老子:这句话听起来很经典,能否详细解释解释?

巴菲特:“如果想要有超额的报酬,一定要等到资本市场非常惨淡并且整个行业都普遍感到悲观的时候,这个时候,投资的机会就出现了。”

老子:你的言外之意是,当别人恐惧的时候,钟摆开始回摆,就会抛售股票,就会造成低价格,这时候再去买,自然可以捡个便宜。

巴菲特:是这个意思。“恐惧气氛反而是投资者的好朋友,”因为,“恐惧或者说悲观主义造成低价格”。

老子:这么说来,巴菲特先生经常欢迎坏消息。

巴菲特:的确,坏消息有时候是一个投资者的朋友。“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事件的忧虑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做成交易的时候。恐惧是追赶潮流者的大敌,也是注重基本面的财经分析者的密友。”当然这也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

老子:什么前提?

巴菲特:你得对国家的长期发展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

“从长远来看,股市消息将会变好。现在所有的坏消息将给投资者在此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里创造机会。”

所以,暂时的调整“甚至能使你以低价购买美国的一部分未来。”

老子:这容易理解,如果对国家的前景都没有坚定的信心,投资也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过,这方面你有没有实际案例可以参考。

巴菲特:请小舍帮忙举几个例子。

小舍:好的。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影响,暴跌58%。在市场恐惧气氛最浓的时候,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宣布:我正在买入美国股票。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2009年度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更进一步,他说暴跌时要贪婪到用大桶去接:“如此巨大的机会非常少见。当天上下金子的时候,应该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环。”

巴菲特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金白银地干!2008年初,伯克希尔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之后他们还留存了2007年度170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然而,到2009年底,他们的现金资产减少到了306亿美元。这么多减少了的现金去哪里了?当然是去买股票了。

老子:“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又当如何理解?

小舍:这次让我来试着解释一下。其实道理是一致的,当大家都盲目乐观,大举买进股票,以至于将股票价格推到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钟摆推向贪婪的极端,这个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前面提到过的科网泡沫就是典型案例。

巴菲特:小舍理解的没错,的确,“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大敌。”

老子:所以既要对国家的前景抱有乐观态度,又要在具体操作上保持谨慎,是这样吧?

巴菲特:是的。

老子:要跟流行观点和行为反着来,这并不容易做到,这方面巴菲特先生是否有什么特别心法?

巴菲特:“我有一个内部得分牌。如果我做了某些其他人不喜欢、但我感觉良好的事,我会很高兴。如果其他人称赞我所做过的事,但我自己却不满意,我不会高兴的。”

老子:巴菲特先生果然与众不同,不知芒格先生有何高见?

芒格:我同意老巴的看法,我强调最多的就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在我看来“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于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

有人很好的总结了我的观点: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首先要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首先应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其实最需关心的却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老子: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是你自己发明的?

芒格:其实我也不过继承了前人的智慧,我们西方有句农谚:“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

老子:两位果然与众不同,很像是我形容过的得道之人的样子。

巴菲特:老先生过誉,不过我很好奇您形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巴菲特:请不吝解释。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众人欣喜若狂其乐陶陶,就象参加盛大的庆典享受丰盛的筵席,又象春和日丽之时登上高台观赏仲春的美景。我却孤寂地呆立一旁,无动于衷,有如初生的婴儿连笑也不会笑。这是描述追求修为之人的一种与众不同,淡然独立的状态。

巴菲特:非常生动。

老子:后面还有几句:“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巴菲特:这几句又是什么意思?

老子:总体意思差不多,是说世人都光辉夺目,唯独我好像迷迷糊糊;众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我就像是在这个世界的无边海洋之中四处漂泊,没有找到可以停留安歇的地方。世人仿佛都很灵巧,有自己的本领,同时又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我愚昧笨拙仿佛一无是处。我和世人不同,见素抱扑,追求人生的本原。

巴菲特:老先生描述的这个境界太高,很难达到。

老子:与两位先生共勉,我主要是希望对某种过于精明、过于功利、过于浮夸的氛围提出一点警醒,使人们不为其所困。

巴菲特:感谢分享!

芒格:非常精彩,感谢分享!

小舍小得:“做拍卖会上唯一的出价者”

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于群体之中,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乌合之众》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在一些情况下,群体的行为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等特点。这种情形表现在股市里便是非理性的追涨杀跌,严重的甚至酿成股灾。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让自己跳出这样的情境,这就需要发挥逆向思维并采取逆向行动。 

许多投资大师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被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的约翰•邓普顿便说,“要做拍卖会上唯一的出价者”。

因投资而成为世界顶级富豪之一的卡尔•伊坎说,“买别人不买的东西,在没人买的时候买”。“大家一致的看法常常是错误的,如果你随波逐流,成功就会远离你,所以我买的都是那些不那么耀眼、不被人喜欢的公司,要是整个产业也失宠于大众就更好。”

有英国彼得•林奇之称的安东尼•波顿自述其投资技巧的核心是“以一种逆向进取的方法寻求资本成长的机会”,“我寻找那些价格廉价、不受欢迎的,但是可能不久后能重新吸引投资者注意力的股票”。他甚至将他负责的基金命名为 “特别情况基金”。

靠着这种逆向投资方式,波顿在互联网泡沫越吹越大时不断增仓传统行业股票,不但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危机,更是在泡沫之后大赚一笔;遵循不走平常路的思维模式,波顿在“9•11事件”之后大举买入保险股、旅馆业、交通业相关公司的股票,同样在复苏之后大赚一笔。

(按:为了如实地呈现老子、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对话中多数是他们说过的原话,并以直接引语的方式标出,未以直接引语标出的部分则是为了对话流畅的需要所设计的串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重阳投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重阳投资2020-02-21
https://www.cmtzz.cn/news/30837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