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为什么我懂得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找出人失败的原因,找到你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有一天醒来,你突然很厌恶自己浑浑噩噩的状态,你决定要改变一下。
你买了好多书,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社群,写下了一个雄心壮志的学习计划。
三天后,激情退去,生活回到原样。
你想减肥,决定开始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连续三天晚上不吃饭,到第四天,有点撑不住了,报复性地吃了很多东西。
每一次尝试,你都更加努力,但是每一次都莫名其妙地被拽回原地。
你可能有不同的借口停下来或者放弃:啊,最近好累,等工作轻松点吧;啊,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等下次身体好点再说吧。
- 你所有的挣扎都变成了你的自我安慰,你所有的努力都会在之后的放纵中流逝。
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就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反复出现的失败经历,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
- 说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人只要试图使用意志力解决问题,大都会以失败告终。
当我们尝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采取行动,来避免不想要的结果发生。
那么,通常来说,问题越严重,我们就越会采取严厉的行动。
但是一旦行动奏效,问题得到缓解了,我们就不再采取行动了,就会松懈下来,结果问题就通通都回来了。
这个过程就像荡秋千一样,来来回回,摆来摆去,所以往往你用尽全力,却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和进步。
- 也就是说,人天生喜欢使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所有的改变行动几乎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初始阶段;
第二,你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
第三,当你自甘堕落到一定程度以后。
在这三个阶段,你会承受不同的力,然后你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举个例子,还是拿减肥这件事来说,一开始,你决定要少吃多运动。
对瘦下来的好身材的渴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拉力,促使你采取行动。
但是你一定知道,还有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就是一个舒缓的力——吃想吃的东西,舒舒服服待着不去运动的力,这个力和前面的作用力相比,大小相当,力量相反。
你在这两个力中间来来回回地挣扎。
现在想象一下,你站在两面墙中间,一面墙是你渴望的好身材,另一面墙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是没办法保持苗条身材。
这两堵墙各有一个橡皮筋,都套在你身上,形成两股相同大小的力,你就站在中间。
当你往“渴望”那堵墙靠近的时候,背后那堵“舒缓”的墙的皮筋就勒得更紧一些。
你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稍不留神,就会被弹回去,回到你的焦虑中去。
这是第二个阶段,你作出了努力。
到第三个阶段,你放弃了,开始自甘堕落,堕落到一定程度,你得到了巨大的舒缓和安慰。
但是很快,渴望的力又开始变强。
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堕落和放弃一阵以后,又会重振旗鼓开始努力,进入下一个循环。
可以说,我们作出的大多数改变自己的尝试,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循环,不断重复。
作者用了一个词,叫“来回摆荡”。
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不光是我们尝试解决自身的问题时会这样,很多事情都会掉进这个陷阱里。
比如,国际上救济埃塞俄比亚饥荒的行动。由于战乱和灾害,整个埃塞俄比亚都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大量人民被饿死,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引发了全球人民的关注。
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明星们举办筹款演唱会,富裕地区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大量的物资迅速涌入埃塞俄比亚。
受灾的人们得到了物资,但是情况被暂时缓解之后,人们就不再认为这是个问题了。
媒体不再报道,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可是造成饥荒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问题被遗留了下来,直到今天,埃塞俄比亚还有儿童不断因饥荒死去。
所以,作者罗伯特认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今天在职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是作者在书中说:“我们的公司,绝对不招聘擅长解决问题的人。”
他的理由是,一个喜爱解决问题的人,一个长期用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思考的人,往往是没有创造力的。
当我们热衷于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仍然在顺应环境,也始终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来避免自己不想要的事情发生。
我们太习惯于解决问题了,这个思路让我们很少去认真透彻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认为,要想避免这种失败发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跳出这个模式,不要再用“解决问题”“改变”的脑子去思考。
取而代之的,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一种叫“创造力”的模式,你要学习用这种模式来达到成功的目的。
为什么说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没办法取得成功?
因为作者发现,所有的物体都是倾向于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运行的,能量也是沿着最小阻力的路面持续传递下去的。
如果你想通过改变来达成目标,这不是最小阻力的道路,你会像前面所说的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你的目标永远也不会达成。
相反,你需要去创造性地寻找自己达成目标的道路。
说白了,就是要绕开障碍,认清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事实,放下傲慢,改变自己。
作者如何理解“最小阻力之路”?
作者住在波士顿,来波士顿的朋友经常问他一个问题:波士顿的道路是怎么规划的?如果你去过波士顿你会发现,那里的街道没有什么规则可循,有很多迂回曲折的街道,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名字。
事实上,波士顿的市区规划确实没有规则,这里的道路完全是把几个世纪之前的“牛径”拓宽了而已。“牛径”和马路一样,就是牛踩出来的路。那么“牛径”是怎么来的呢?
牛行走通常是随着地形起伏,找到最容易的路径。
前面有山,牛绝对不会强行横越,而是会选择最好走的路,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
换句话说,牛的行走模式取决于地形结构。
时间长了,“牛径”自然就形成了,后来的牛也自然会跟着走。
波士顿的城市规划自然也跟着地形结构来进行了。不管是对波士顿的牛,还是后来的城市规划者来说,这都是一条“最小阻力之路”。
其实我们都是循着这样的最小阻力的道路来生活的。比如,我们走路的时候,都喜欢走捷径、抄近道,这就是阻力最小的道路。
如果现在,我们要从一栋大厦的70层去到旁边大厦的60层,我们唯一的运动路径,就是跟着电梯、楼梯和大门走。大厦本身的设计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路径。
作者认为,在努力解决问题、通过改变自己来达成目标这件事上,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影响了事情的成败结果。
于是,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试图通过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执行力来改变事情的结果。
但是作者认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其实是那个“来回摆荡”的结构。
换句话说,你必须超越、跳出那个模式,才能避免失败的结果发生。
要跳出那个框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有助于你的创造力施展的结构。
创造力的结构由两大元素组成:
第一,对于你想要创造的成就有明确的愿景;
第二,对你的现状有清楚的认识。
这两大元素,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性张力。愿景会提供给你强大的拉力,驱动你去行动。现状的作用,也是驱动,通过愿景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推动你不断向前,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解决问题”“去改变”和“创造”之间,有一个区别:当你解决问题、去改变的时候,你的行动是为了避免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发生,你的专注点会放在不想要的事情上;
但当你创造的时候,你必须专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上,你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渴望的结果发生。
这个时候,你就可能感受不到那面“舒缓”的墙给你的拉力了。
如果用创造的方式来改善贫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同样发生在乌干达的一次贫困援助行动,人们就充分地采用了创造的方式,真的取得了惊人的结果。
工作人员不断地训练当地村民的创造力,充分地帮助他们想象和确认自己渴望的生活、自己渴望的家园,到底是什么样儿。
当地的民众们也开始积极行动,一点点地把自己想象中的房屋、农田、村庄、医院变成了现实。
在创造的过程中,不再去强调环境有多糟糕,形势有多紧迫,而是要从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开始,让自己想要的美好结果不断地浮现。
真正的创造,和外在环境是无关的,它只是我们内心里的图画、内心里的声音,这些图画和声音需要被不断强化,最后表达出来。
现在来想象一下,在这个新的结构性张力当中,你有了一个明确的愿景目标:比如写一本小说。
你的现状是怎样的?你看过几本小说?自己能写什么水平的文章?
这时候,你开始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通常来说,创造者忍受落差的能力高于绝大多数人,他们甚至将落差作为最有力地推动自己的力量。
所以你需要代入“创造者”的角色,提高自己忍受这种落差的能力。
而启动你的创造性结构,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认认真真构思你想要创造什么成果,然后好好观察你的现状,并且把注意力聚焦在成果上。
你可能会说,哎呀,我不敢设定目标,因为我怕自己做不到啊!
凡事都很难的,我还是期望低一点好了。
这时候你需要重新审视你的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清晰、明确、可以达到的?清晰、明确的目标会拉动你向前走。
而且,我们大量的目标之所以流产,是因为我们很少认认真真地观察自己的现状。空有梦想,但是不顾现实状况,只会带来失败。
比如现实是,你刚刚勉强能写1000字的文章,每周才能挤出一篇。
你现在定下来一个月要写一本书的目标,这可能达到吗?完全不可能。
再比如说,我们来看看波士顿的牛是怎么做的。
对山脚下的牛来说,登上山顶是它们的愿景,现状是脚下没有路。
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许需要搬开眼前的岩石,直达山顶。但是牛创造性地绕开岩石,选择绕着山体螺旋上升,到达山顶。
如果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有可能牛无法达成登顶的愿景。
因为,牛不可能为了登山清理路障。
只有精确地掌握现状、掌握愿景,创造性地塑造出结构性张力,才能找到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也就找到了实现愿景的“创造”的道路。
说白了,认清自己的能力,了解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有很多这一事实,以绕路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创造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和完成期。
第一个阶段,叫作萌芽期。
在萌芽期,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取舍,你必须经历痛苦和放弃。
要记住的一点是:只有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才能让你真正开始接下来的创造。
所以,选择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当你下定决心去选择之后,你会发现之前所有困扰你的事,都开始烟消云散了。
现在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想要拥有的是什么?
当你做出选择以后,你会不断为了保持这个重大选择做出一系列比较小的选择。
比如,我是看电视还是写点东西?
通过每一次的小小选择,来强化和坚定你内心的重大选择。
萌芽期会带给你很多的刺激,正面的刺激。就像创业的初期,尽管一切杂乱无章,但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激情澎湃。
接下来,你会来到同化期。
从最开始的不确定、有些担忧到同化期,你会大量吸收知识、发现机会,你会发现,实现自己的愿景根本就不难。
你开始广泛地学习,大量地同化知识,你甚至感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当你写作时,你笔下流淌出越来越多的惊喜。
当你做事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和动力去完成。这是创造历程中最美妙的时期,说明你正在经历飞速的成长。
最后到了完成期。很多人会在完成期的临门一脚退缩,卡壳儿,败下阵来。
比如,很多博士生拖延了好多年都毕不了业,只因为那篇论文一直没写完。
工程师只需要再做几个决定,就能让计划问世,却因为许许多多的细节搞不定被困住,没有勇气去突破。
我们很多时候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明明只差临门一脚,却对结果有些惧怕,眼睁睁看着所有的努力白费。
等我们终于完成了,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写的简直是垃圾,有时候我们又会舍不得放手这个作品。
实际上你要做的只是接受,坦然地接受,这就是我现在能创造出来的作品,这就是我能完成的工作。
这才是正常的心态。
告诉自己,一切要结束了,你只需要完成它就好,然后开启下一段创造历程。
比如,很多拍电影的导演都接受不了看自己拍的片子,有的会觉得总有遗憾,总不满意,有的是看太多遍了没有感觉了。
但是电影制片人海因斯不是这样,他对待自己的作品就是观众的心态。
他说他拍电影之前,总是全盘掌握每个步骤里面所有的电影元素,逐渐实现电影的愿景。
电影拍完以后欣赏的时候,他想象那是别人拍的。
这么想的时候,片子里的妙语仍然能让他大笑,好像他从没看过一样。
而且他看的时候还是充满感动,好像是第一次看那部电影。
海因斯总结了一条,就是要把自己身为艺术家和观众的身份区隔开来。这一点不容易,但是非常有帮助。
作者自己是音乐家出身,他在一年的时间里发行了两张音乐专辑。
第一张专辑叫《高速公路上的雨夜》,他花了5个月的时间进行作曲和制作。
在第一张专辑即将完成时,他就开始筹划第二张,叫作《空中的符号》,竟然只花了一个礼拜就完成了。第一张专辑的创造历程产生了很多动能,衍生到了下一张专辑里。
所以说,创造力这种能量的本质并不会递减,而是会越来越多,指数级地增长。完成以后,会让你持续前进。
说了这么多,回到现实当中,在实际的创造过程中,要经历的会复杂得多,艰难得多,过程也漫长得多。
不管是你想创作一本小说,还是创业一个项目,接手一个工程,从萌芽期到同化期,最后到完成期,都要经历无数的磨难。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障碍,有两个:
一个是被延迟的满足,一个是厌恶现状。
被延迟的满足,当你刚刚开始行动时,都会经历一段枯燥的时间,才能看到改变的结果。
比如,从训练员工到产品品质提升,都是需要时间的。
从品质提升到市场反馈、销售增加,也是有时间差的。
通常来说,在你采取创造的行动之后,成果不会立刻显现,有时候改变已经发生了,但我们却不自知。
在进行创造时,在彻底达到你想要的成就之前,你可能会数度遭遇时间差,但是不要放弃,这很可能是催化你创造力的重要时机。
第二个障碍是厌恶现状。因为现状与期望不符,所以很难客观地认清现状。
你必须训练自己客观认清现状的能力。有时候,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思考,情况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却很少去思考现在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举个例子,一对中年夫妇开车去大峡谷。早上,他们在汽车旅馆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们距离大峡谷还有4个小时的车程。
但是他们开了4个小时以后,连大峡谷的影子都没看见,他们迷路了。
最后他们找到一个休息站,在那问到了方向,被告知还要再开一个半小时,但是从休息站到大峡谷的这一个半小时路程中,他们都在讨论,为什么会迷路,哪里转错了。
实际上,他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现在到哪了,从现在的地方去大峡谷要重新导航,重新规划路线,而不是纠结之前为什么会迷路。
及时看清现状,重新衡量现状和愿景目标之间的距离,是创业、创造过程中更为重要的。
你必须如实地告诉自己真相,不扭曲改编,也不找理由。在这里,作者给出了四步关键技巧,帮助我们直面现状:
第一步,描述你现有的处境,把处境如实地报告给自己,避免任何的分析与评论。
第二步,描述你想去的地方,把你想要创造的成果说出来。比如我想去大峡谷,我想成为一个作家,你只需要大声说出来。这时候,你要说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你认为可能的东西,明确自己的目的。
第三步,再次正式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成果。在心里说,我选择去大峡谷,我选择成为一个作家。在心里不断反复地确认,我们已经做出了这个选择。
第四步,继续走下去。
数学家庞加莱曾经在演算一道题目时被卡住了。他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就得出了答案。
一位化学家在实验室里有新的发现,但是找不到一个公式来解释自己的发现。
他决定搭车去城里兜一圈,结果,他一踏上公车,答案就出现了。
这些现象不是灵光乍现,是有科学依据的。大脑在小睡或者放松的时候,会继续工作,而且放松休息会促进大脑的创造力。
说了这么多,我总结一下。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去留恋。
为何?
因为已经无法改变。
既往不恋——曾国藩
永远要记得自己的目的,目的之外的景色,都是干扰。
我没有时间去关心我目标以外的事——房某某编的
认清自己的能耐,不要试图一路平推解决所有问题,为何?
因为做不到,因为太难了,因为阻力太多。
那该如何?
绕路而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为了解决问题,要向水学习,找到好走的路,绕开路上的硬石头。
不去期望未来赶快到来,为何?
因为你期望再多,未来也不会因为你的愿望而改变,你期望再强烈,很多事也不会一蹴而就,比如减肥。
未来不迎——曾国藩
最后,认清现状,制定目标。
人会跳,会跑,但人也会累,累了就会反弹,人就会想要重新放纵。
想要走得长远,每次只迈一小步就好,一小步就能触及,一小步就能达到。
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贪婪,徐徐图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编辑于 2020-05-28 18:5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27284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