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杂谈 / 0浏览

港币实际上是美元的代币

为什么这么讲?首先这是一个汇率问题,在谈这个话题前需要先明白国与国之间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主要有三点,分别是:

  • 国与国之间的供需决定汇率
  • 货币发行量
  • 政府意愿,即政府采取的行政手段

理解这三点,我们可以从经济学中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说起。

不可能三角(又叫三元悖论)讲述了三件好事:

1.资本自由流动,本国和外国货币间能够自由兑换

2.汇率稳定(做贸易的人都希望汇率稳定)

3.本国政府可以自由调节货币流通量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说的是,这三件好事只能实现两件,不可能同时具备。

香港是个资本自由流动的地区,不像国内,外汇的进出是有管制,另一方面香港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度。

1983年,香港正式引入联系汇率制度,设立了外汇基金,并设定发超银行。这里的发超银行主要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这里要注意,这个发超银行不同于央行,因为这些发超银行在发超前需要在外汇基金中按7.8港元兑换1美元的汇率存入100%的美元储备,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以此作为发行港币的背书。

从这个制度中,我们可以知道港币的数量是与发超银行持有的美元数量一一对应,不存在超发的情况,汇率也是固定在7.75-7.85之间,这个要告诉我们的是:香港政府没办法自行增加或减少港币的数量,同时还要保证港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

在这个制度下,它的优势是资本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出香港,同时锚定一个固定的汇率降低贸易上的汇率成本,这样易于引入外部资金,促进投资。

但这个优势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就是资本的自由进出。资本进的容易,同样出的也容易。

从2015年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以来,美元开始上涨,尤其到今年,随着美国通胀率的上升,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烈,这导致美元开始大量回流美国,造成的后果就是香港市场开始抛售港币,促使港币贬值,固定汇率受到冲击。

固定汇率受到冲击会有什么后果呢?谈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

泰国最初为了引进国际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实行与香港一样的资本自由流通、固定汇率制度,但同样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影响下,美元开始大量回流美国,造成泰铢大幅贬值,再加下索罗斯的推波助澜,泰国原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很快就打完了,而且泰铢的发行并没有像1983年的后的香港那样,实行发超数量与美元数量一一对应,而是超发了很多,这就让泰铢承受了巨大的贬值压力,最后泰国扛不住,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最后造成了泰铢巨浮贬值,泰国股市、楼市、汇市大崩盘,引发98年整个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所以,前段时间,美国加息造成的美元回流,也让香港的固定汇率制度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冲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香港没有中央银行,只有一个货币管理局,而且这个货币管理局的主要作用不是调节货币数量,只是一个货币兑换机构,就像学校食堂,你有多少钱就能在食堂买到多少饭票,当你不想要这些饭票的时候,就可以拿着这些饭票去换回钱。

而美元一但升值,大家就不太想要这个饭票了,于是就会去换回原来的美元,当这种兑换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食堂能够及时兑换,就不会造成价格的过度浮动,一旦食堂不能及时兑换,就会引发恐慌情绪,市场上也就会出现低价兑换的现象,这就会导致饭票(港币)大幅贬值。

总结来讲,因为香港实行资本自由流动和锚定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放弃政府对货币数量的管控,就会导致港币紧随着美元价值的变动而变动,这也是为什么说港币是美元代币的主要原因。

作者:诺曼底的救赎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0a1c1900a9e
来源:简书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