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类 / 0浏览

人物一知|维特根斯坦:乘坐语言的方舟,在世界的边缘流浪

图片图片

/维特根斯坦 /

时空之内生命之谜的解决在时空之外。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图片图片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奥地利分析哲学家,“日常语言学派”的开创者,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在文学、心理学、音乐和建筑等多个领域都颇具造诣,比如他为姐姐设计的维特根斯坦住宅(Haus Wittgenstein)就是欧洲建筑界的标志性作品。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引发了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革命——语言的转向(linguistic turn),在此之后,从语言的维度讨论哲学问题、追问语言的本质成为现代哲学的研究核心。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维特根斯坦主要受弗雷格和罗素的影响,专注于对人工语言、逻辑学的研究,成为了逻辑原子主义的代表人物;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自己的早期哲学,转向了日常语言分析。图片

维特根斯坦设计的住宅(外观)图片

线条排布均匀而精密的大堂景象(内景)

正如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般清晰、简洁

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品包括:《逻辑哲学论》(1921,生前发表的唯二作品之一),《蓝皮书》(1933-1934),《棕皮书》(1936-1945),《最后的哲学笔记》(1950-1951),《哲学研究》(1967)等。图片

维特根斯坦图片图片

 早期:1889-1919年 

“维特根斯坦家族”发迹于拿破仑时代,希特勒之后开始衰落,是欧洲最显赫的豪门家族之一,其产业遍及钢铁、铁路、轮胎、金融和建筑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层面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在世界近代史上,除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外,还没有哪个家族的影响力能够如此之大。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Karl Wittgenstein)是家族中的著名任务,他善于经商,用十年时间成立了大型钢铁公司,一跃成为维也纳工业界的“钢铁大王”;母亲莱奥波迪内·卡尔马斯·维特根斯坦(Leopoldine Kalmus Wittgenstein)是银行家的千金,不仅家境殷实,而且对音乐和文学艺术有着很深厚的造诣。

维特根斯坦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排行老八,他深受父母的双重影响。父亲的自信与坚毅性格,养成了他对自己所爱事业的不懈追求;母亲的善良与音乐天赋,给了他渴望人间美好事物的理想。

维特根斯坦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也有意培养家族的接班人。我们的主角小维特接受了私人家教后,接着就被送去林茨的中学专门学习机械技术,以便日后接管家族的钢铁业务。图片

萌娃时期的维特根斯坦,眼睛又亮又圆

维特根斯坦在林茨的这所中学过得并不顺利,成绩也游离于中下等水平,直到高考时也以这样的“半吊子”水平结束了中学学习。不过,维特根斯坦会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对机械、技术及其背后的物理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些方面也天赋异禀。据说在他还是个八九岁小正太的年纪,就已经制造出了许多可供实际使用的机械物件(比如一台简单的脚踏缝纫机)。维也纳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Boltzman)是少年维特根斯坦的偶像,当时他希望以后可以跟着这位教授学习物理学。

17岁的时候,维特根斯坦离开了林茨的学校,本想去跟随玻尔兹曼,但玻尔兹曼同年自杀,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追随未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对机械工程的兴趣,于是父亲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往德国柏林附近的一所工科大学学机械工程,因为当时德国的工程学校是最好的。(tip:家里有矿,想去哪就去哪!)图片

青少年时期的维特根斯坦

读完了三个学期之后,他又转入了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在那里读了三年。他的研究专业是喷气式发动机,主要解决发动机的喷气嘴问题。他发现,喷气嘴的正常运转取决于飞机螺旋桨的正确设计。他设计了一种发动机,使喷气嘴的热气直接推动导流片,从导流片上可以测量喷气嘴的作用程度。这种装置经过测试是很成功的,但在最后完成这项设计之前,维特根斯坦又转向研究螺旋桨。设计螺旋桨,显然比解决喷气嘴问题需要更多的数学训练。所以他对数学问题的兴趣日益增加,最后完全把螺旋桨问题撂在了一边。这就是维特根斯坦从工程技术研究走向数学研究的过程。

为了搞清楚机械制造的物理学原理和数学基础,维特根斯坦还专门去读过弗雷格的《算数基础》,细心钻研过罗素的《数学原理》,罗素和弗雷格的思想使他的注意力部分转移到了一些哲学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得到了弗雷格的引荐,大概22岁时师从于当时在剑桥大学任教的罗素。

在和罗素接触后,罗素发现维特根斯坦不太喜欢论证、并且阅读的书也较少,所以罗素建议其广泛地阅读以往哲学家的著作,从中得到启发,然后学会为自己的陈述做出严格的论证。维特根斯坦后来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了系统的阅读,不久他就发现,所有他过去曾无知地崇拜过的哲学家,却原来是非常愚意的,不诚实的,犯了许多“乔装打扮”的错误。罗素对维特根斯坦这种发现非常吃惊,他感到了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敏锐洞察力和独有的创造性。所以,他不再要求维特根斯坦一定要去读那些哲学家们的著作,而是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完成正在从事的工作,这就是对逻辑真理性的解释,以及证明如可还原性公理这样的非本质的公理。

维特根斯坦大概25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的恐怖阴影笼罩着欧洲,本因病而可以不用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主动选择上战场作战,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后来先后从一个普通士兵变成军械修理兵、炮兵观察员、炮兵中尉。随着奥匈帝国的溃败,维特根斯坦成了意大利人的俘虏,被关押在战俘营10个月后才得以返回奥地利。

在战争期间,维特根斯坦每日的札记中都记录着自己的逻辑推理过程,其中包含着代表着他早期思想的“图式论”(图像论)的雏形,这段时期支撑他进行哲学研究和写作的动力源于宗教,他常常阅读《福音书》并且与好友大卫·品特生通信,最终在战争期间完成了早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

 中期:1920-1940年 

一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已经解决了哲学问题,于是离开剑桥,走向平民社会。他在1921-1926年间相继做过小学教师、园丁助手、建筑设计师等工作。在这之前,维特根斯坦从没接触过下层社会,他希望尝试一种淳朴简单的生活。

一直到1927年左右,维特根斯坦发现因为《逻辑哲学论》,他在剑桥多了一大批追随者,包括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也就是后来的维也纳学派。这些追随者希望维特根斯坦加入他们的学术圈子一起探讨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拒绝了,因为他不喜欢随大流,对一群人一起搞哲学研究并没有什么兴趣。图片

维特根斯坦与哥哥保罗·维特根斯坦在一起阅读

后来,维特根斯坦因为听了一个数学讲座而对哲学研究重新燃起兴趣,这一时期他的哲学思想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于是他重新回到剑桥大学(1929年),并且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当时的学位评审正是罗素和摩尔。自此之后,维特根斯坦成为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位哲学教师,而且还在职业生涯上“一路开挂”,顺利接替了摩尔的教授职位(1939年)。

后来维特根斯坦确认自己的早期研究有一些问题,于是转向了对日常语义规则的研究,在不断地写作和思考过程中,《哲学研究》诞生了(第一部分完成于1945年,第二部分完成于1946-1949年之间)。如维特根斯坦自己所言,《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必须前后比照来理解,因为它们从风格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后来的《蓝皮书和棕皮书》以更系统的方式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期间的讲课稿。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放弃原有的研究以及他发生的思想转变,罗素感到非常不满意,他曾经表示,不知道维特根斯坦在回到剑桥之后都在研究些什么东西。图片

维特根斯坦与家人在一起

 晚期:1941—1951年 

重回剑桥大学任教几年后,维特根斯坦愈发觉得“哲学教授”是一种荒谬的身份、一份荒唐的工作。在他眼里,哲学不该是理论化和学院化的教学模板,而应该是自由自在的生命绽放与思想碰撞。或许是从小就生长在思想和物质双重富足的名流家族中,名誉、身份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都是身外之物,于是这位哲学家毫无顾虑地从剑桥大学辞去了教职(1947年),前往美国,居住在朋友所在的小镇上,希望专心地进行哲学写作和思考。

在受好友马尔科姆(Malcom)之邀参加一次聚会后,维特根斯坦突然感到身体状况变差,住院就医后被诊断患上了前列腺癌。对此,维特根斯坦遗憾地表示自己竟要以一种“半死不活的方式”再活一段时间。于是他决定给自己放假,回到欧洲故乡好好享受时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维特根斯坦与音乐、诗歌和文艺相伴,哲学思考仍然是他生命的动力,这段时期他阅读莎翁的戏剧,还对歌德的颜色理论非常感兴趣,并且还写了一些文稿(即《最后的哲学笔记》中的第三部分《论颜色》),回应和驳斥歌德对颜色特性的界定。图片

生前最后一照:维特根斯坦与友人冯·莱

维特根斯坦不希望自己最后在英国的医院中孤独地去世,于是他搬去自己的好朋友冯·莱特(Von.Wright)家同住。在最后的几年里,维特根斯坦常常与朋友们相见,对天主教也产生了一些兴趣,有时候还会请牧师来为自己祷告。在临终之前,维特根斯坦对身旁的友人——贝文(Edward Bevan)医生的夫人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最后居住在贝文医生家的房间名字叫做“story”,他一生的“故事”也终结于此。图片图片

  不合格的小学老师  

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已经凭借《逻辑哲学论》解决了全部的哲学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于是开启了自己的小学乡村教师时光。

维特根斯坦对学生的期望非常高,对学生的功课标准设置得远超同龄人,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部分都不能令他满意。渐渐地,维特根斯坦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经常体罚学生。家长们也都觉得这个老师实在是过于疯狂和暴力,对他提出了各种抗议。

维特根斯坦也发现自己的耐性不足,好像不适合做小学教师,于是悻悻辞职。

  不寻常的性取向  

维特根斯坦是同性恋,身为一个俊美的哲学家,他也喜欢和自己一样帅气高智的伴侣。维特根斯坦的最后一任恋人就是一位前来旁听课程的数学系大三学生——斯金纳,他是一位温柔内敛、情绪稳定的苏联帅哥,给予了维特根斯坦许多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抚慰,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图片

维特根斯坦与弗朗西斯·斯金纳(恋人)在剑桥大学漫步

维特根斯坦对斯金纳的爱十分“上头”。为了和斯金纳一生在一起,他决定离开剑桥,不再搞所谓学术,和斯金纳一起去苏联过普通而温馨的生活。而真正到苏联转了一圈、再次回到英国后,维特根斯坦才发现苏联不是他理想中的国度,信念方面的分歧也导致维特根斯坦强迫自己“保持理智”,于是他主动对斯金纳冷下来。

直到斯金纳因病早逝(1941年),维特根斯坦才感受到了巨大的悲痛。他在斯金纳的葬礼上不知所措,完全“破防”了,之后他的生命岁月里也再未出现新的爱人。或许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斯金纳就是真正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图片图片

世界的逻辑结构。

早期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相结合的逻辑总和,称作世界的逻辑结构。首先,逻辑结构不等于经验性的因果规律,而是普遍的、必然的、先天的逻辑关系。其次,维特根斯坦说明世界的逻辑结构是事实(Sach)的总和,而非事物(Ding)的总和,逻辑结构仅仅表达命题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最后,事实由事态要素(Sachverhalt)构成(例如:桌子在不同条件之下的存在性就是“桌子存在”这一事实的诸多事态),简单对象又构成了最简单的事态,对象是最简单的实体。总而言之,语言的意义就在于描述世界,逐层区分事物、事实、事态和简单对象的名称。世界的逻辑结构就是对命题的清楚明白的分析,直到分析至最简单的、不可分析的对象实体,这些实体是一些真命题,代表着语言描述世界的基本逻辑功能。

语言游戏。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不单纯是一种抽象的、不变的逻辑结构,而是如同现实生活一样变动不居,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例如:方言)。“语言游戏”与生活中所需“遵守的规则”类似,语言的遣词造句需要依循具体的“语法规则”。不过这些语法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而就像不同的游戏规则一样,存在着许多套语言规则。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主要关注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语言”,也就是把哲学的关注点从“意义”的图像假定,转向了语词的“实际用法”。总而言之,真正的哲学并不给问题下定论,而是用日常经验中语言的实际用法及其具体例子来探索我们的生活及其语言形式。

家族相似。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家族相似”,即语言只有相似性,而没有一个普遍的、抽象的本质。如同在一个家族之中每个成员都和他人外貌相似、秉性类同,但我们总是无法从中找到每个成员都具有的本质特征;语言也是如此,当我们试图运用形式逻辑的认识方式为某一对象下定义、界定其本质时,才发现概念的边缘是模糊的,概念的外延具有多样性和个体性。日常语言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本质,在不同的领域、场合和环境中,我们需要精确程度有差异的概念来表述意思,概念是彼此交织、边界不那么截然分明的。图片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代表作之一:《逻辑哲学论》图片图片

在现代西方哲学科目的考察中,维特根斯坦常常作为重点人物出现,需要注意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差异较大,因而有关考点往往被分成早晚两个时期,早期一般和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原子主义一起考察,晚期一般单独考察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或者延伸到该流派在剑桥学派、牛津学派中的发展。

维特根斯坦的高频考点包括早期的“世界的逻辑结构”、“图式论”(图像论),晚期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反私人语言论证”等。(学习小tips:从理论特点上分成两派来理解,早期思想需要结合逻辑原子主义,后期思想需要结合经验实证主义。)

1

END

1

作者|鸭小知

图片|来自网络

排版 | 鸭小趣


 鸭小知 加油鸭哲学考研研究所 2023年09月24日 19:40 江苏
https://mp.weixin.qq.com/s/HlC4q-P_dckneyIPsOKe4g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