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类 / 0浏览

形式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文章目录
  • 同一律
    •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 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矛盾律
    •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 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 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排中律
    •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 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逻辑示例
    • (一) 同一律
    • (二) 矛盾律
    • (三) 排中律

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
  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
  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
  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
  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

  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
  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
      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

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
  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
  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
  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
  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

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
  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
  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
  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

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
  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
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

逻辑示例

(一) 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
  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是贬义。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褒义,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述这样一段话:
  -“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否则就会这样: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苏格拉底领了一个青年到智者欧底姆斯那里去请教。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给了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他劈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这个青年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于是这个智者就向这个青年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你认识字母么?”
  “我认识。”
  “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
  “是的。”
  “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
  “是的。”
  “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他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吗?”
  “是的。”
  “那么,或者你并不在学,只是那些不识字母的人在学吧!”
  “不,我也在学。”
  “那么,如果你认识字母,就是学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这个青年就这样被智者欧底姆斯搞晕了,于是承认自己的失败,而甘心拜欧底姆斯为师。
  分析:其实,在这个典故里,智者欧底姆斯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的。
  -物理老师出一道题当堂考学生,题目是:”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它的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后来,铁块又熔化成铁水,体积增加多少?”
  学生甲经过计算,回答道:”熔化后的铁水的体积比铁块增加了三十三分之一。”
  乙马上反对说:”不对。同是一块铁。缩小的是三十四分之一,增加的是三十三分之一,不是自相矛盾吗?”
  甲又说:”不是我自相矛盾,而是你混淆了概念”。
  请分析甲、乙两人谁是谁非。
  分析:甲的说法是对的,乙的说法是错的。
  因为”增加”和”缩小”都是相对的概念。缩小三十四分之一,是相对于铁水凝结成铁块来说的;增加三十三分之一,是相对于铁块熔化为铁水说的。这样甲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乙确实是混淆概念,因为他把”增加”和”缩小”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了。
  -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
  因为确定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但有时故意违反同一律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说话效果。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鲁迅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二) 矛盾律

  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过了一会,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吾矛之利,物无不陷”。这时旁人讥讽地问:”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因为,当他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这样,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句: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下面再举例说明。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分析: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悖论”,请分析这里面包含的逻辑矛盾。
  分析: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只有两种情况:不给自己刮,或者给自己刮。
  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就构成逻辑矛盾。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乙和丁的口供矛盾,根据矛盾律,其中必有一假。四人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甲和丙口供是真的。甲口供真,作案者为丙,加上丙的口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丁也是作案者,由此也断定乙和丁中,丁讲假话。

(三) 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说,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陷入了我们习惯所说的”模棱两可”之中(实际上应该叫做”模棱两不可”)。模棱两可是一种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所谓模棱两可,就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回避作出明确的选择,不作明确肯定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下面举例说明。
  -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甲、乙两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分析:甲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断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小麦”和”不应该种小麦”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
  但在日常交流中或说话的正式场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说话技巧。
  -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于是,沈国放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之极。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
  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
  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和排中律,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且只有一个成立,另一个不成立。又由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涌考上了清华。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E项为真。

https://ranbeis.com/2017/12/15/page-3


参考文章:
《逻辑三大基本定律》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259225
《为什么逻辑学三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不能被违反,违反会怎样?》https://yueyao1982.com/reasoning_logic_language/on_laws_of_logic.html
《逻辑思维三大定律》https://blog.csdn.net/hejinjing_tom_com/article/details/40187513
逻辑思维三大定律: 同一律,矛盾律, 排中律

同一律: A 是 A。 前后思维中,概念要同一。
白马非马论违反同一律。

商家的买一赠一,前后两个一不是同一个概念。违反同一律。

同一律是逻辑思维的基础

矛盾律: A 是 B, A 不是B, 这两句话矛盾。
对同一事物,不能既说它有某属性,又说它没有某属性。

排中律: 在A 和非A 之间必需作出选择。因为 A+(非A)=1
假如外延不完整,则不违反排中律。
例如: 股价涨了还是跌了。 表达就不完整,因为还有平盘这种情况。
>0, <0, =0 三种情况。

著名的矛盾故事,楚人回答任一句,违反矛盾律,
什么都不选,违反排中律。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