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有点犹豫,担心自己读不懂。但是朋友还是执意推荐,她知道我喜欢看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告诉我看这本书能知道自我成长的底层逻辑和秘密,虽然有点烧脑,但是效果一本顶十本。于是我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感觉收获满满,迫不及待想要与大家分享。
《超越元认知:五大认知缺陷及应对策略》这本书通过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创造性融合,探索了人类的认知如何进化,在进化中人类大脑的设计特征如何变成设计缺陷,在与自己的相处中自相矛盾和纠结,幸运的是人类可以通过学习、练习和发展元认知这项能力,帮助自己看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作者是加拿大哲学奖章获得者泰德·卡兹比,他从皇后大学毕业后,在公开场合做过多次演讲,其中包括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等课题。与此同时,他在多学科中广泛涉猎和做研究,出版了《指数基金的力量》《填补思维缺口:如何在极其复杂的世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等著作。
这本书,实际结合了很多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内容,涵盖了《思考快与慢》、《骑象人》、《人类简史》等书籍的主要观点。
书的上半部分,将行为心理学。下半部分,结合了佛教等传统文化中的思维认知,娓娓道来,酣畅淋漓,推荐共读。
01 对元认知追本溯源
想要了解元认知的前世今生,先来听一个故事。人类是世界上现存灵长类哺乳动物中最复杂的物种。据说,人类的祖先——智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万年前,一路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其他人类物种不曾跨越的障碍,思维进化到了异常复杂的程度,成就了今天的模样。然而,我们的大脑却跟不上思维的进化速度。
虽然人类的大脑本身也已经足够复杂,但是与思维的进化速度相比,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差距。正因为这个原因,人类始终无法摆脱自己思维的折磨,比如对过去的事情悔不当初,或是对未来的事忧心忡忡。人类用自相矛盾的行为让自己痛苦,却从未注意过这些问题。
生而为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原因就是我们很难控制自己极其复杂的大脑,总是思考得太少,情绪却异常丰富。想要知道我们思考不足,却又反应过度的根源,就要追溯到人类的初始设计缺陷上。
人类大脑经过数百万年的塑造和加工,在自然进化中不断添加很多新的功能,最终形成了双系统并存的结果。简单说就是,人类大脑拥有两个系统,第一系统主要负责无意识思维,这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想法和行为;第二系统主要负责有意识思维,这是人类主动思考的根本所在,只有当第一系统无法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时,第二系统才有机会发挥作用。
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共同为人类的大脑工作,理论说应该协同工作,但实际上第一系统缺乏自我意识,总喜欢倚老卖老,容易低估问题的复杂程度,却高估自己的能力,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人类会经常陷入矛盾和负面情绪,甚至犯下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错误。
但是第一系统虽然霸道强势,第二系统也不是束手无策的,因为它有“元认知”这个独门武器的加持。何为元认知?这是人脑第二系统所特有的主动思维的模式,元认知的思维方式就是针对思维本身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中抽离出来。
元认知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人类摆脱内心纠结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我们摆脱第一系统的控制,反思并应对第一系统的缺陷。不仅如此,元认知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意识维度,充分认识到人类大脑的认知缺陷,并用第二系统的思维主动规避缺陷带给我们的困惑。
02 解锁元认知方法提要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类对自身“思考过程”所进行的认知和理解。” 简单来说,我们人类每一次“恍然大悟”,本质上都是一次元认知被激活的过程。元认知的能力,决定这一个人自身方方面面的强弱。
元认知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帮我们了解自己的同时,还会让我们更了解他人。因此,我们想要获得终身成长的能力,就需要提高元认知、超越元认知,主动改变自身大脑的顽固性思维,突破认知局限,更理性客观的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以便在做出各种决策时获得最优解。
元认知如此重要,我们到底要怎么样解锁元认知的功力呢?在这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一下元认知的助手——间隔时空,即受到刺激与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差。举个例子,比如桌子上的碗被孩子打翻将要掉到地上,这时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伸手去接住碗,从我们感觉到碗要掉到地上,到我们做出反应,这个反应时间,就是所谓的“间隔时空”。
间隔时空的存在,对人类的幸福至关重要,不仅能让过于活跃的大脑平静下来,还可以充分发挥第二系统的理性思维,启动大脑的“慢思考”模式,让人类以“旁观者的角度”开启专属于人类的元认知,进行自我意识的审视。
因此,想要解锁元认知,就要先开启“间隔时空”,留意自己的情绪波动,并依靠自我抽离和自我审视,不断将空间向外拓展;然后通过制定策略合理使用“间隔时空”,以此来克服我们人类大脑认知本身的设计缺陷,实现对自身的控制。
03 用元认知应对认知缺陷
本书的目录清晰告诉我们,人类大脑的初始设计特征具有五大认知缺陷,分别为:奢求简化之风、沉迷定数自执念、情绪不由自主、内心冲突不断、人生本末倒置。面对如此不完美的进化,人类有个应对缺陷的“超级武器”,其核心关键就在于激活认知的底层逻辑——元认知。
作者在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元认知的前世今生之后,告诉读者“元认知的能力不仅可以习得,还能通过练习长期持续发展。”并结合自身的研究结果,对应五大认知缺陷,提出五大补救措施,分别为:控制简化心理、克服定数迷恋、摆脱情绪挟持、力求一心同体、追求真实意义。
如果遇见复杂问题,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系统之中有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或者隐藏吗?如果有,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们找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问题并采取行动。千万要记住,想要控制简化心理,可以每天提醒自己,想要解决内心的困惑,系统思维才是制胜之法。
如果当我们对一件事特别自信时,结果却极有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所以请学会反问自己:我判断错误的概率有多大?(书中结论:概率往往会大于或等于10%!)因此,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大多数情况下,因为信息捕获不全等原因,我们的认识和判断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被强烈的负面情绪所裹挟时,请通过自我沉浸、自我抽离、自省自查的方法,进入时空间隔,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实现情绪自救的方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你甚至可以每天提醒自己一句话:大多数事情都不像我们时下以为的那么重要。
如果我们总是内心冲突不断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为“观察自我”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保证它可以优先考虑我“理想自我”的选择?我们应该意识到:“理想自我”始终处于一种待命状态,只要我们一声召唤,就会立刻出来给我们提供帮助。
如果我们想要追寻生命真实的意义,唯有全情投入才能让内心充盈起来。只要我们走进“间隔时空”并启动“观察模式”,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当下,采取积极的心态和行动,从而找到意义,获得充实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忘记提醒自己:我要为今天计划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04 写在最后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心智探索者周岭所写的《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了解过“元认知”的概念;看过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所写的“认知三部曲”《自知》《药树》《你有几个自己》等书,对于“每个人都是由多个子人格构成的”的观点有所涉猎;甚至上周刚读过心理学家拉腊·菲尔丁所写的《成年人情绪自救手册》,学到了成年人情绪自救的三大必备技能……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上述所提到的书中的一些知识点,对比阅读之后,更是加深了对“元认知”概念的理解。就《超越元认知:五大认知缺陷及应对策略》这本新作所科普内容来说,信息增量很足,内容详实而不笼统,是一本很有深度的脑科学著作。这本书中关于自我成长的秘密,你get到了吗?
书中核心观点
超越元认知:五大认知缺陷及应对策略
泰德·卡兹比著;陈晓颖译
82个笔记
导言 羡慕动物,百思莫解
人类大脑就像一台装满类似果冻一样神奇物质的精密仪器,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和发展,在原有操作平台上不断增加新的组件,并获得新的功能。发展至今,人类大脑已经可以处理各种庞杂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经年累月,人类(仍在进化的)大脑实现了两个思维系统的融合,将“古老原始”的(下意识)思维体系和“现代独特”的(有意识)思维体系合二为一,这一融合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只可惜二者的融合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认知科学家通常把这两个思维体系分别称为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
人类认知体系的总体设计还存在重大缺陷
——包含这些缺陷的功能特征,需要我们修复补救。
生而为人,我们活在世上真的很不容易,原因就是我们很难控制自己极其复杂的大脑。人类的痛苦远远大于其他物种,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根源就在于:(1)第一系统的功能特征变成了设计缺陷,让我们无法对现实情况做出正确判断;(2)
人类总是容易思考不足、反应过度
——总是思考得太少,情绪却异常丰富。
人类要想活得轻松,首先就得认清自身的五大认知缺陷,五个原本的设计特征,就是因为无法与时俱进而沦落成了五大设计缺陷。
1.奢求简而化之
人类在思考时,不管是什么事,总想一味将其简化(设计特征),哪怕是面对人生中相对复杂的情况,我们也是如此(设计缺陷:详见第3章、第4章)。所以,如果我们像其他动物一样,总是妄图将问题简单化处理,一旦做不到,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痛苦。
2.沉迷定数执念
人类就是这样,凡事都想搞个明白,总是沉迷于对确定性的执念(设计特征)。但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太多不确定、模棱两可的状况(设计缺陷:详见第5章、第6章),很多时候,我们都自信得过了头,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心知肚明。
3.情绪不由自主
对于来自外界的威胁,人类总能迅速做出强烈反应(设计特征),但也很容易反应过度,部分原因在于人类很容易对事情耿耿于怀,甚至是杞人忧天(设计缺陷:详见第7章、第8章),也就是说,人类常被内心激动的情绪裹挟,无法摆脱情绪对自己的控制。
4.内心冲突不断
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们能够做到灵活变通(设计特征),但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总是容易陷入内心的自我纠结——不同的冲动和想法将我们来回撕扯(设计缺陷:详见第9章、第10章),无休无止的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常常导致我们内心不堪重负。
5.人生本末倒置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想赋予其所谓意义(设计特征),但对于出生、死亡这种事,非要大费周章地找出意义所在根本不现实——世上也只有人类才有这种困惑(设计缺陷:详见第11章、第12章)。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总爱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其实我们的探寻之路从方向上就出现了错误。
人类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现状。
人类活得如此疲惫,原因在于……
◎ 我们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 因为我们的大脑结构非常复杂,
◎ 从而导致认知的设计特征沦落为设计缺陷,
◎ 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
◎ 我们的直接想法和感受已无法适应人类所处的真实环境,
◎ 对于大脑中那些不守规矩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强大的变通手段加以应对。
第一篇 生而为人,困境重重
真相一:人类大脑拥有两个系统
真相二:第一系统总爱倚老卖老
真相三:第一系统搞定问题的方式是让人感觉内心笃定
真相四:第一系统缺乏自我意识
真相五:第二系统的独门武器
“元认知”是人类较晚进化出来的一种意识形式,也是第二系统独有的优势所在。元认知的思维方式针对的就是思维本身,不用受到外界任何事物的影响。当我们思考下列问题时,我们就是在启动大脑的元认知功能:我该如何控制对甜食的欲望?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次谈话让我如此难过?这个过程让我们可以从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中抽离出来,从而获得更加缜密的观察。
总结下来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第一系统有非常强大的武器,即内心笃定的感觉,但第二系统也并非手无寸铁,它有独门武器——元认知的加持。
元认知是人类摆脱内心纠结的重要手段,但不通过学习和训练,很难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
元认知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虽然大猩猩有时也会调动第二系统的思维,包括具有一些低级的自我意识,但只有人类能够充分发挥第二系统的全部功能,包括一些有悖本能的意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元认知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超越个人的好恶和想法,才可以更好地审视自我。元认知是人类摆脱内心纠结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我们摆脱第一系统的掌控,让我们反思并应对第一系统的缺陷。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意识维度,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五大认知缺陷,从而用真正意义上的第二系统思维去规避上述缺陷带给我们的困惑。
要想发挥元认知功能,我们得先解决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第二系统及时登场,否则,就算我们有再多策略,也无法应对自身认知的缺陷。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摆脱第一系统的主导地位、积极应对其设计缺陷,就必须启动元认知功能。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大脑中有没有一个后门,可以让第二系统即使得不到第一系统的授权,也能偷偷登场发挥作用呢?当然有了。
关于人类大脑,你必须知道的两件事:
人类大脑的设计极其复杂,导致其设计特征很容易沦落为设计缺陷。
对于那些会导致人类内心痛苦的缺陷,我们可以找到变通的应对手段。
“间隔时空”的神奇之处
“间隔时空”对人类的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需要让过于活跃的大脑平静下来。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们常常为某件事情纠结不已,但即使我们绞尽脑汁,很多时候做的都是无用功,除了引发痛苦之外没有一点好处。生而为人,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生活的压力(这与其他动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他动物的压力大多发生在特定情境之下)。
第二,只有借助“间隔时空”,我们才能给第二系统创造一个发挥的机会,让它可以启动“慢思考”的独特方式去面对外界的刺激。
第三个理由就是我们需要它帮助人类实现一种过渡,摆脱惯常的离散思维,开启专属于人类的元认知审视:在这里,我们不再关注外界,包括他人;在这里,我们开始拓宽意识的领域,开始审视大脑的运作方式,并开始寻找让它为人类更好服务的办法。所有能够增强我们认知控制的策略都离不开元认知的能力,只有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我观察,而“间隔时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为元认知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巨大助力。
要想开启“间隔时空”,首先要留意到情绪的波动,然后再依靠“观察自我”将空间不断向外拓展。
这也就是说,通过自我抽离,我们可以打开“间隔时空”;然后再通过自我审视,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扩展;最后,通过制定策略合理使用“间隔时空”,我们才能够真正克服认知的设计缺陷。
第二篇 排忧解难,柳暗花明
第3章 认知缺陷一:奢求简而化之
人类的要求之所以过分,是因为它们不合常理;而它们之所以不合常理,因为这个世界与我们以为的样子截然不同。
我们奢望这世界可以永远遵循简单易懂、公平直接的规则——这样我就可以做到一切尽在掌控。无论什么事,我们都想简而化之地处理,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大特征,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事实真相。
真相一:我们遇事追求简而化之
如果人类不善于将信号(有用的信息)从噪声(无用的信息)中分离出来,不善于构建一种可以为我所用的现实表象,那我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人类加工信息的能力极其强大,速度也非常迅猛。只要发现有捷径可走,我们绝对不会舍近求远。事实上,捷径确实存在,而我们也确实没有浪费,以下便是四个我们常走的捷径:
第一系统只求能够快速解决问题,根本容不下任何不明朗的信息。
人类总是过度解读随机事件,企图从中找出规律
——即从没有意义的信息中解读出价值。
随机事件+规律偏好=过度解读
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复杂事物的规律——即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果你不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无法从随机噪声中筛查出有用信号,而且还提不出正确的问题,你就无法推翻第一系统对复杂性所做的笨拙解释和错误反应,也因此无法在21世纪的今天过上高效而幸福的生活。
手段一:前因后果—剖析复杂关系
人类大脑遇事只求能够快速解决,即使是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也会被它做简单化处理,并呈现出一种简单明了的错觉。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走进“间隔时空”,克服直觉的初始印象,做出比第一系统更加深入、更加灵活的剖析。具体来说就是,第一系统对复杂因果关系的五大特质非常不敏感,它们分别是距离远近、方向关系、非线性互动、涌现效应及混沌状态,而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五大特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因素在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出系统内部的反馈回路。
1.距离远近(直接对比根本)
直接原因离我们很近,通常比较直观;根本原因离我们较远,很难轻易发现。第一系统的问题就是总分不清哪些是直接原因,哪些是根本原因。
2.方向关系(单向对比双向)
3.非线性互动(恒定对比激变)
4.涌现效应(个体对比整体)
你不可能通过观察单只蚂蚁来确定蚁群的行为,也不可能通过观察一位员工的表现来判断公司的业绩,更不可能通过观察一个城市来确定一个国家的国情。要想剖析复杂的因果关系,就必须思考各个部分按照非线性的方式涌现出来的整体属性,这样涌现出来的整体属性可能非常不稳定的,即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5.混沌状态(稳定对比波动)
人一辈子都在有序与无序之间循环往复,生活也总是处于完全稳定与完全混乱的中间地带,并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
随机性呈现出来的巧合总是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因为我们对随机性认识不够,所以很难判断促成事件结果的究竟是运气还是本事。
区分本事和运气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不管使用哪一个都可以降低我们过度解读随机连续性的风险。第一个办法是交给时间,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把时间描述为“噪声消除器”。短期来看,技术的确可能被运气影响,可能是好的运气,也可能是坏的运气,但长远来看,好坏运气会相互抵消,剩下的则是技术本领所能产生的结果
在巴尔特等人看来,心智的表现就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懂得用提问的方法寻找遗漏信息。
第一系统提不出有难度的问题,但第二系统可以,前提是我们得给它提供足够大的发挥空间。
在我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力,提问水平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衡量指标,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所有高绩效的领导者都非常擅长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管你在什么机构任职,你的职位越高,距离一线员工就会越遥远,由此导致你很难掌握很多重要的细节。可以这样说,一旦我们走到了最高的位置,比方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董事会主席,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对话的机制:只有有效的对话机制才能催生出深刻的对话,才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才能激发出不同的观点。通过有效提问,我们可以找到遗漏的信息,否则,对方很可能会因为担心与众不同而保持沉默。那究竟什么才算得上是有效提问呢?我们可以先看几个例子:“有没有人还有新的想法?”“有没有人觉得我们遗漏了一些信息,而因此影响最终决定的效果?”“有没有什么问题应该被讨论却被我们忽略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问题。海德格尔和伏尔泰都曾经表示过,提问能力对任何人都有用,不一定非得是首席执行官或是董事会主席。我们要学会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开放式问题,否则就会陷入提出另一种问题的冲动——即那种内心已经有了预设答案的问题。提问这个手段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能有效遏制我们凡事简而化之的冲动。深刻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遗漏的信息,从而揭示出复杂情况的本质。不过话说回来,深刻的问题也可能害你丢了银行高管的工作。
至于说问题与困境之间的区别,哲学家亚伯拉罕·卡普兰(Abraham Kaplan)给出了如下解释:问题可以被彻底解决,但困境只能尽力应对。
想,他在分析二者的区别时也一定想到了解决与取舍之间的差别。困境是永久的痛苦,无法真正解决,但我们又不能听之任之,不仅要持续关注,而且还得不断调整应对措施。生活中的许多(其实说成大多数也不为过)复杂情况都属于“困境”,而不是简单的“问题”:亲密的关系、事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都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困境。第一系统特别讨厌模棱两可,如果没有间隔时空,如果没有第二系统的豁达和耐心,我们很容易把困境误会成可以解决的问题。那样的话,无异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恐怕是要难过痛苦一辈子了。
可问题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状况——要想妥善处理,必须抱有对不完美方案的高度容忍,包括承认人为控制的局限性以及工作进展的缓慢速度——就这样,我明明在跑马拉松,却一开始就开足了马力。要知道,如果你一心只想找到理想方案,还总惦记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那即使面对的是之前提拔你的人,你也很难做到适可而止。如果对方本来就不爱听取不同意见,而你说话时又不懂得讲究技巧,那你接下来的事业发展恐怕不可能是晋升,而只能是出局了。
困境本来就无法解决,能有效应对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你也能明白人生中很多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困境,那你对自己(和他人)便不会那么苛刻了。
荣格在风烛残年之际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我终于明白,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往往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3世纪作家鲁米(Rumi)也在其诗作《大马车》中发表过类似的感慨:“这世间除了对错,还有很大的中间地带,我将在那里等着你的到来。”
内心笃定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需求,而我们却对此毫无觉察。
我们之前讲过人类大脑的第一个设计缺陷是奢求简而化之,本章要讲的第二个缺陷与第一个可谓是同胞兄妹,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类不仅凡事都想简而化之,而且还对我们简化的结论确定无疑。过度简化常常伴随着过度自信,我们不仅以为自己瞬间就能把事情搞清楚,而且还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这就是人类大脑的特点。
人类的过分自信从何而来呢?罪魁祸首就是第二个设计缺陷,即我们天生对确定性的执念,这个坏习惯让我们凡事都想尽快搞定——因而得出了很多过于草率的结论。
要想对抗这种执念,我们需要像对付过度简单化一样,首先认清关于人类大脑的四个真相。第一个真相是人类真的很懒,并非遇到什么事情都舍得花费力气,究竟哪些事情需要深思熟虑,我们选择起来非常苛刻。不仅如此,我们只要觉得自己找到了差不多的答案,便不会再多花哪怕一点精力去查证核实,更不要说主动寻找可行的替代方案了。为此,心理学家还特意发明了“认知吝啬”一词,就是想用它来描述人类对于花费精力集中思考这件事有多么小气。
人类对于花费精力集中思考这件事特别吝啬——差不多即可,绝不愿多想。
真相一:人类在认知上是个吝啬鬼
由于认知吝啬的存在,人类的初始设置就决定了不管我们面对什么事,总喜欢寻找最简单的解释方法。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说过,我们“只愿意处理那些最容易构建的认知模型”,处理完便大功告成,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我们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这也就是说,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把事情弄明白,就会默认工作已经完成——不会再尝试寻找其他途径和方法。人类做出判断的过程就是“得过且过”的过程,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得过且过”可以准确描述人类喜欢接受第一个差不多答案的习惯状态,我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节省认知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真相二:人类做判断时奉行“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的工作模式是第一系统的一大特点:第一系统的工作通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一旦我们获得令人相对满意的解释,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而同时,我们也会把该解释锁定为自己的最终判断。
“得过且过”(即接受第一个相对满意的选择)是人类的一大设计特征,这样做既可以节省精力,又可以快速做出反应。
真相三:内心笃定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
有些心理学家把内心笃定称为“心里有底”,这种感觉之所以普遍而强烈,是因为人类特别害怕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一无所知
人类天生就害怕失控,凡事都想求得内心笃定,——好让自己获得掌控感。
真相四:人类总是急于盖棺定论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都不是自己擅长的那种看一眼就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可是,我们太过自信了,不懂得要对擅长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加以区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缺陷视而不见,对自身的逻辑欠缺、感性判断、错误记忆和认知偏好毫无认识,做很多决定时还是基于自然选择的原始方式,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还对自己的判断扬扬自得、沾沾自喜。
这三个战斗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人类对确定性的执念,还可以减轻我们对“得过且过”草率结论的过度自信。
临时真相永远都不是最终真相,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评估自己正确的概率。临时真相还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道理,我们将在介绍第一种手段时深入探讨。
手段一:概率思维(世间万物很少是非黑即白的存在)
手段二:怀疑态度(“或许不是这样”永远是一种可能)
手段三:谦恭姿态(抱持自我怀疑的态度)
7章 认知缺陷三:情绪不由自主
人类就是因为想法太多,才始终无法摆脱强烈的情感和激动的情绪。久而久之,内心的痛苦幻化成一道道皱纹,刻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人类需要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激发行动的生理感召,没有它,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将严重延缓,这也意味着人类的生存能力将有所下降。情绪是第一系统的产物,是大脑皮下结构(也可笼统称其为大脑边缘系统)产生的一种神经化学反应,是大脑最为原始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大脑还不具备很多高等功能前,情绪功能就已经存在。
第一个弱点就是叔本华提到的人类大脑惊人的灵活性。
第二个弱点是人类的大脑不仅会引发痛苦,还会对痛苦进行反思,从而导致新痛苦的出现。
第三个弱点是,人类的情绪系统未能根据现代的复杂环境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人类大脑最初的设计对危险非常敏感,正是这一特点让我们活到了现在,可以说,这一设计为我们应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真相:人类具有负面情绪偏好
过去几十年认知心理学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其实早在两百年前就被我们这位天才朋友叔本华预见到了,他说过,“人类普遍觉得快乐远不如预期,但痛苦却比想象强烈得多”。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并不是彼此的镜像,也不会对等出现,负面情绪要比正面情绪的程度“强烈”得多:
● 痛苦带给我们的痛苦远比快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来得强烈。
● 失败的伤痛要远远大过成功的喜悦。
● 收获带给我们的兴奋远不如失去带给我们的忧愁。
● 比起夸赞,我们更在意别人的批评。
● 评判他人时,我们总是更关注他们的缺点,而不是优点。
● 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总是比正面情绪要长。
● 痛苦的滋味千千万万,快乐的感觉不过那么几种:就连形容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都比正面情绪的表达方式多67%。
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积极情绪的正面影响(前者的影响力至少是后者的二倍)。
人类的负面情绪偏好有一个强大的进化基础,因为危险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而快乐只能保证一时的满足。食欲和性欲一旦得到满足,其边际价值就会迅速下降,但危险的边际价值却永远不会下降,因为危险无处不在。这也就是说:快乐有上限,但危险却没有,二者根本不对等。二者的不对等还体现在别的方面:错过一顿饭或一次性接触,以后还有机会弥补,但如果不小心掉下山崖或是被老虎吃掉,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正是因为这种风险与回报的不对等,才让我们的大脑对痛苦比对快乐要敏感得多。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虽然无法阻止它们出现,但也不必成为它们的俘虏。
做出改变:不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情绪属于人类大脑较为低级的一种功能(皮层下的活动),该功能只负责情绪的产生,至于情绪的调解,则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也只有这种高级功能才能帮助我们抑制不好的情绪反应。
佛陀上面的话足以体现智者对情绪观察之准确: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情绪的本质特征。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被情绪挟持了呢?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自我沉浸,即深陷内心的波动无法自拔,想法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强烈。但是,如果我们能主动抽离,打开间隔时空,就可以摆脱第一系统的禁锢,进入较为平静的第二系统,然后再利用元认知的潜力调动出“观察自我”,它一直在间隔时空默默守候着我们,时刻准备出手帮助我们自省自查,这些就是实现自我调节的重要步骤。
我们在第2章已经说过,要想开启间隔时空,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呼吸。这个办法已经被证明十分有效,而且还将一直发挥作用。办法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并对其加以控制,就可以快速开启“间隔时空”
你可以随时开启终止情绪超载的开关:
深呼吸就是最好的办法。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自我抽离的四个办法,这几个办法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在深呼吸之后,我个人的感觉是这几种办法是对深呼吸的有益补充;当然不同办法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走到瀑布背后(或飓风中心或一万英尺的高空):对有些人来说,想象自己站在瀑布背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抽离的办法。面前是飞流直下的水幕,裹挟着你的知觉、想法、感受,控制着你的注意力。除了瀑布,你还可以想象自己身处飓风中心,周围旋转的都是消极想法和负面感受。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想象自己飞翔在高空,正俯视下面的剧烈变化,你会发现,从一万英尺的高空看下去,那些令你紧张焦虑的场面根本微不足道(你不过是在为无谓的东西而奔忙)。这三种方法我都会使用,但最喜欢的还是瀑布的假想,所有超负荷的思绪从我身边奔涌而过,我却可以躲在后面独善其身,冷静思考,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与魔拉展开对话(仿佛他就站在门口):据说,每次佛陀感觉自己被情绪或欲望左右时,他就会大声宣布:“魔拉,我看到你了。”“魔拉”是巴利语,就是魔鬼的意思
想象机会眷顾(这是我的幸运):把困难视作老天赐予的掌控自我的机会:“这是上天给我的礼物——让我锻炼自我掌控的本领,这是我的幸运!
懂得事已至此(关注此时此刻):这个想法其实特别有用,意义也极其深远,只可惜常常被我们忽略。它是西方所谓“正念”的核心要义,但其精髓却可以追溯到古代佛教对当时当下的敬畏:当下即此刻,不同于我们记忆中的过去,也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未来。此时此刻——当下——才是最真实的状态,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只是想象。
这四种方法都有助于我们实现自我抽离,开启并拓展间隔时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情绪的挟持,重新夺回对焦虑心理的掌控权。
。系统思维可以应对我们凡事都想简而化之的奢望;临时真相可以遏制定数迷恋导致的过度自信;而正念训练则可以对抗我们遭遇情绪挟持后的过度反应。
系统思维可以应对我们凡事都想简而化之的奢望,
临时真相可以遏制定数迷恋导致的过度自信,
而正念训练则可以对抗大脑对我们的情绪挟持。
如果我们与他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以为的现实情况一定有失偏颇,因为第一系统不会主动了解他人观点,更不会改变我们自身的想法,只会笃定地认为“自己才是受委屈的一方”。第一系统喜欢用自己的逻辑给我们的激烈反应找到合理解释,它不会主动寻找相反的证据或其他解释——要想做到后者需要认知方面的规训,需要我们开启“间隔时空”。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深陷人际冲突,了解真实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新审视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寻求相关证据证明我们没有判断错误。
第9章 认知缺陷四:内心冲突不断
其他动物不像人类活得这么辛苦,因为它们完全是凭借本能活在世上。人类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必须面对内心的种种矛盾。
荣格认为,人类之所以纠结,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内在的矛盾,人类是多个自我的集合体。然而,我们很少会思考这一问题,这也构成了人类认知设计的又一缺陷,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真相。
真相一:我们是多个自我的集合体
人类“多合一”的性格设计可以被细分成很多不同的自我,划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下是最为常见的划分方式:
情境自我: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人类的反应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情境的影响,部分原因是我们认为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因此呈现出了“跨越角色的可变性”)。一个人,在扮演职业角色时或许非常认真严谨,但私下里可能非常粗心大意。
道德自我:关于人类性格多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情境伦理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的实验表明,小孩子在某些情境下会表现得很诚实,但换到另一个情境就可能会撒谎。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根本就不存在诚实或不诚实的孩子,只存在诚实或不诚实的情境,孩子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的形式。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辈子诚实(就连特蕾莎修女也无法让所有人满意);真实的情况是,有些情境会激发出某些群体诚实的特性,但是如果场景换了,情况也会发生改变。
跨时空自我:精神病学家乔治·安斯利(George Ainslie)将自我描述为“冲突报偿的集合”。因为得到回报的时间不同,冲突才会出现(现在吃甜点的即时回报与明年夏天苗条身材的延时回报就是一对典型的例子)。在所有物种中,只有人类存在这种当下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斗争,这也因而成为我们内心冲突的一大诱因(下一章我们还会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记忆自我: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对“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他对人的疼痛感受做过研究,实验发现:“记忆自我”极易受到不适感受的影响,强烈程度不同、出现的时间不同,影响程度也不一样。这也就是说,“记忆自我”的记忆与“体验自我”的感受往往有着千差万别。比方说,在你结束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假期后,返程的转机航班突然出现了一些状况,害得你不得不在机场等候一夜;虽然你的“体验自我”在过去一周玩得十分愉快,但“记忆自我”却会把糟糕的返程经历无限放大,并一直对其耿耿于怀。卡尼曼因此得出结论:“记忆自我”即使歪曲了真实的过往经历,但因为它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真实自我”往往更接近“记忆自我”的版本。
社交自我:荣格创造了“人格面具”这一概念,用它来形容人类为了满足预期、呈现更好的自己而佩戴的假面具。威廉·詹姆斯在他1890年的经典巨作《心理学原理》中写道:“一个人与多少人交往,就拥有多少个社交自我。”人类就是如此,面对不同人时就会展现不同的一面。
在悉达多看来,自我并非人类内心某个追求婆罗门圆满的中心精神,不过是一堆不断变化的知觉、想法和感受,即不断变化的存在状态,它会出现也会消失,充分体现了包含人类的现实世界始终是一种流动的偶然。
发布于 2023-12-18 14:35・IP 属地上海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8322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