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类 / 0浏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习惯一:积极主动

你好呀,我是筱晨,你的阅读陪伴者。 
今天我们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三章,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即“积极主动”,也是其他6个习惯得以开展的基石。
什么叫积极主动呢?以“ 我 ”为中心,行动起来!
不管外界多么糟糕,“ 我 ”要主动积极的回应,“我”要有选择的自由。
大道至简,且知行合一方为关键。希望今天的分享,大家有所启发~~

有责任主动创造条件新的一年,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想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或知识吗?
那么,你想过吗?如果只是等待机会或条件成熟,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
假如,你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比如报名参加培训班、寻找导师或合作伙伴、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等,你就可以更快地掌握这门技能或知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把积极主动放在第一个习惯,确实是重中之重。积极主动就是要自我负责,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
“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本章这段开篇引言正是在强调:有责任创造条件,是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机会或条件成熟,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创造这些机会和条件。
主动是人类的天性,而趋利避难也是人类的天性。毋庸置疑的是,直面困难和挑战,或经历痛苦,反而能磨炼意志,提升应对能力。

图片

作者在书里提到了一个人,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
弗兰克尔在纳粹的死亡集中营的时候,身处狭小的囚室,饱受凌辱,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有终极自由的。虽然纳粹控制了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身体,但是他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的。
于是他利用这些时间修心养性,直至最后胜利获得自由,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学派,并且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
弗兰克尔在逆境中追求个人自由的传奇人生,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不断创造新的机会和条件,不仅提升自己,还能通过影响和帮助他人,实现更多的价值。
因此,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

聆听自己的语言做事不积极,能量低,想要改变怎样做呢?

培养让自己行动起来的主动思维。

“主动思维”,意味着你把行动的选择权交给了自己,而不是外界。
想让自己变得主动起来,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尽量减少做事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只有这样我们就会更容易行动起来,去完成这件事。
一个具有主动思维的人,会聚焦于问题,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当你开始行动之前,与其盯着结果看,倒不如先思考自己当下能够被解决的问题。

图片

拿我自己来说,过去的几周我常会出现的消极想法:

1. 收拾房间好麻烦啊,不想动,就这样吧。
2. 每天晚上时间好紧张啊,没时间运动,运动完还怕睡不着。
3.今天读书会作业有点难搞耶,不想动手去写,我好累。
现在我学会主动思维,尝试积极回馈:
1. 我试试看,每周把家里的桌面收拾干净了,衣柜整理完,房间打扫下,就能保持整洁,保持好心情。
2. 我可以选择在晚上,每天抽个15到20分钟做一个小的运动,伸展拉伸,或者快走散步也可以。周末再去做激烈点的运动。
3. 我打算打开笔记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10个字到50字,输出这么久了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随着我思维的变化,视角也有了不同,而这些都和关注圈、影响圈相关。
作者提出,关注圈是我们所关注的所有事情的总和,包括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以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影响圈则是我们能够真正控制或改变的事情的集合。
积极主动的人会将精力主要放在影响圈,他们专注于那些自己能够控制或改变的事情,而不是被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所困扰。

图片

与我而言,摆在面前的问题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可间接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
想要积极行动起来,就从影响圈来入手,通过培养正确的习惯进行控制;通过改进,间接解决;而对于一切不可控的,冷静分析,从容接纳。
如此这般,我也有了积极行动:
1.健身的问题,断断续续的,特别天气冷的时候不想动,那就从最小的能做的运动做起,几个俯卧撑,拉伸下,深蹲,爬楼梯等从简单开始。
2.读书多了但是没用上实践,那就每读完一章,总结出简短的一两句话,能做的行动方案,笔记中建立行动方案文件夹,放入自己的行动方案,并且定期复盘,回顾。
3.写作输出还得提高,那就把结构思考的方法用上,不断的写作输出,一点点提高。
孟子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也是告诉我们,凡是要从自身能够影响的事务着手,再一步步向影响圈外延展,从而兼济天下。

对消极事件的复盘阅读本书时,我很喜欢这句话:
生活是一本书,而你就是它的作者。你决定了它的情节和步调,而且你——只有你——在一页一页地翻着它。
说实在的,付诸行动还是挺不容易的,为了好好学习,好好改变,还是要努力一点,选择如何度过每一天,都是我们作为“ 作者 ”的责任。
当然,我们每个人也是自己生活的读者。每一天,我们都在阅读着自己的故事,感受着其中的喜怒哀乐,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图片

书中提到:“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最痛苦,特别是当无法原谅自己或者一直陷入自责和后悔中时,这种自责和内疚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反过来想想,生活一直是前行的,怎能如此的气馁,何况,是只有自己来决定它的情节和步调。
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也说过:“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当更好地处理错误,就能避免在未来重复同样的错误。
请注意,学会正确地回应错误,而不是让它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感。
那么,遇到挫折或痛苦时,同样道理,伤害我们的并非痛苦遭遇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痛苦遭遇的回应。
总之,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影响圈,才是最好。
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你有积极主动的行动,以“ 主动思维 ”去做的事吗?

图片

 陈筱晨 筱晨读书 2024年02月27日 22:27 河南
https://mp.weixin.qq.com/s/iBtGbjxjwuBQm5dwV_6o2Q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__biz=MzI4NDYxMTAyMQ==&scene=1&album_id=3337501343875334152&count=3#wechat_redirect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