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是由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所著,两位作者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并且埃斯特·迪弗洛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这本书基于大量的实地研究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全球贫困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一、书中的主要观点
1.贫穷陷阱:贫困不仅仅是缺乏资源,它还会导致人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2.信息不对称:贫困人口往往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这限制了他们做出更好决策的能力。
3.健康问题:健康问题在贫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疾病可以迅速消耗家庭的资源,而预防措施往往被忽视。
4.教育缺失:教育是打破贫困循环的关键,但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可及性常常不足。
5.风险管理:贫困人口面临更多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健康问题等,他们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6.行为经济学:贫困人口的决策常常受到即时需求的影响,导致他们难以做出长远规划。
7.政策和援助:传统的援助和政策可能没有考虑到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和行为模式,因此效果有限。
8.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启动资金,但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
9.技术与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机遇,但也需要适当的环境和支持。
10.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贫困有深远的影响,解决贫困问题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贫困,强调了需要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贫困问题。它鼓励政策制定者、援助组织和个人重新思考传统的扶贫策略,并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来设计和实施扶贫项目。
二、穷人缺乏正确的消息来源,信息传输有限
穷人的消息来源大多来自自己信任的人,包括不限于某博、某音、某站的蹭流量的博主,身边的朋友以及眼高手低的亲戚。
他们不愿意相信科学,不相信知识,不相信学习。
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来理解各个事物的“本质”。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到了很多贫困地区的穷人,他们不清楚接种疫苗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不明白基础教育能够在未来产生更高的收益,不知道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宁愿相信巫师也不相信医院。
这些非理性的背后,是穷人拥有的知识有限。
打个比方,穷人获得的信息量就像单行道,常年拥堵,汽车尾气把整条路搞得乌烟瘴气,喇叭声嘈杂,需要交警的指挥,才能解决问题而富人的信息量就像晚上宽敞的大路,一旦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路上畅通无阻。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穷人不得不在拥挤的单行道上解决各种各样的事情。“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这里又出了问题”穷人人人都是消防员,到处救火。
可以说穷人随时都处于解决麻烦中,时时刻刻都在做决策。
这让他们看起来那么聪明,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做非常短视的选择。
所以穷人不是笨,而是因为信息闭塞以至于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无法高速的运转思维,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决策的时候,穷人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他们需要需要一个可以减轻烦恼的工具——刷短视频、看段子、玩游戏。
所以,很多上班族一回到家就躺着床上玩手机,放纵自己。不去学习,不去提升自己。实际上他们知道下班后不应该玩手机,拖延是他们的通病,他们清醒的堕落着。
三、穷人容易陷入金融陷阱,基本不会使用杠杆,甚至无法有杠杆
穷人如果得到或者借到一笔意外之财,很容易跳出泥淖。
印度安得拉邦贡土尔市有一一个收破烂的穷人,他因为没有足够的钱购买一辆推车的钱,所以不得不从为数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一大部分去支付推车的日租金而这笔租金如果省下来,不出几个星期,就可以买一辆崭新的推车了。
当时,帕德马贾蕾迪是印度一家小额信贷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听了收破烂的故事之后,准备借钱给他。
而这个收破烂的人用这笔借款还清了欠款,买了推车之后,很快便发达起来了。
在大多数国家,穷人得不到银行的金融服务,但高利贷却触手可及,往往使得他们被利息压得无法翻身,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这种例子。
穷人不会用金融的杠杆,所有正规的商业银行,都不会轻易把贷款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穷人。
穷人不是不想变富,而是穷人缺乏启动资金,又缺乏杠杆,当他们需要使用杠杆时,经常能够使用的就是高利贷,而高利贷带来的只能是对穷人的再一次压榨。
还有个问题,很多穷人不喜欢负债,有时候也不敢借钱,背负了思想负担。
四、穷人学会及时享乐,不会延迟满足
这里讲一个美国黑人女子萨拉的故事。24岁的萨拉在克利夫兰市帮-一个男人生下两个孩子,但男子不负责任,离开了萨拉,萨拉成为了单亲妈妈。每个月她可以从社区里领取100美元的食物券,食物券一下来,她就立刻奔向杂货店。萨拉用这些食物券买了虾、国王蟹脚、牛排。她本来可以用这100美元的食物券购买够一家人吃数个星期的主食,但她没有。买完后她回到住处开始做料理,一个人享用完了巨大的蟹脚。
就这样,她一天用掉了一整个月的食物券。
穷人没资格享受生活,也许这才是对穷人最大的误解。
《贫穷的本质》提到过,”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这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是否能做成事的判断和感受。譬如,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自己明天比今天过得更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则不然。他们觉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危机,一点小意外就可能让他们跌入永久的深渊,他们对生活缺乏掌控感,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而延迟满足,指的是你愿意牺牲当前的利益和享受换取将来更大的利益和收获。举个例子,为了尽可能地存钱,穷人每天必须克扣自己,食不果腹,降低欲望,牺牲眼下的安逸和享受来存更多的钱。
也可以这样理解,穷人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而偶尔的奢侈和放纵,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罪恶,但这只有穷人知道,这才是生活中的盼头和小确幸,让贫穷的生活不再那么难过。
所以,他们”放弃治疗“,在篝火中光鲜亮丽、在磨难中寻欢作乐,比起未知的未来,他们宁愿短暂地狂欢,以此来遗忘糟糕的处境和暗淡的未来。
发布于 2024-08-30 17:15・IP 属地北京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74246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