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类 / 0浏览

沙恩·帕里什《思考的框架》

作者: (加拿大) 沙恩·帕里什 / (加拿大) 里安农·博宾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尚书
出版年: 2022-12
页数: 176
定价: 59.0
装帧: 平装
丛书: “思考的框架”系列
ISBN: 9787521748222

内容简介  · · · · · ·

无论是在商业世界中还是在生活中,盲点更少的人往往能够胜出。俗语说:“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你看什么都像钉子。”世界纷繁复杂,事物之间彼此关联,只有通过理解多种模型才能加以解释。因此,要消除盲点就意味着要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模型来思考问题。掌握多种思维模型意味着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运转的法则,从而找到更便捷的流程,从多个维度和角度来解决问题。为对的问题找到对的解决方法,这种技能就是智慧的体现。这本书谈论的就是如何寻求这种智慧。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高度,这是未来商业和职场中需要的竞争力。 思考的质量和高度取决于我们使用的思维模型。这本书中的9个经典思维模型帮助你在学习、决策、创新、投资和管理等方面更好地思考。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不可避免的难题,但依然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些经久不衰的理念,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变化。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思维模型的存在,但它们才是我们判断某个问题相关因素的依据,能帮助我们推断因果关系、找到规律、进行类比,帮助我们思考和推理,降低决策风险。学习这些思维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现实商业和生活中,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化繁为简,推动创新,增加选择的自由度。 当事物背后的原理对你来说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你就会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探索胸有成竹。成功会不断累积。成功的次数越多,意味着你拥有的时间越多,压力越小,最终收获更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简介  · · · · · ·

[加拿大] 沙恩·帕里什(Shane Parrish)

法纳姆街(Farnam Street)创始人,华尔街颇有影响力的博主。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对冲基金第三点创始人丹尼尔·勒布、私募基金传奇人物查克·罗伊斯等基金大佬都是他的博客粉丝。法纳姆街开通了全网学习社区,业务遍及全球,已帮助数百万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前人发现的有用知识。

译者 尚书

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一级翻译,曾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担任实习同声传译员。累计翻译、审校300余万字。口笔译服务的客户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哈佛大学商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北京大学等教育机构,以及普华永道、波士顿咨询公司、汇丰银行、中国平安集团等企业。

目录  · · · · · ·

作者序 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前言 能力边界取决于你手中的工具
基本思维概念:
思维模型01 地图不等于疆域本身
认识局限性:对比真实的世界。缺陷并不妨碍它们成为有效的工具,为我们所用。要想提前布局,我们的思维就必须超越地图本身。
思维模型02 能力圈
你的盲点在哪里?世界是动态变化的,知识日新月异,你的能力圈也必须同步更新。在有限的领域内培养做正确决策的能力。
思维模型03 第一性原理
回归基本:通过将最基础的理念或事实从由此产生的假设中剥离出来阐明复杂的问题。
思维模型04 思想实验
积极探索自己能想到的一切可能,厘清已知信息的边界和应该尝试的范围。
思维模型05 二阶思维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尽可能全面、长远地思考问题,审视决策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
思维模型06 概率思维
提高决策准确度的最佳工具之一,帮助我们确定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思维模型07 逆向思维
改变你的视角:把问题倒过来,从后往前思考。
思维模型08 奥卡姆剃刀
相较复杂的解释,简单的解释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思维模型09 汉隆剃刀
不要做最坏的打算。真正的坏人比你想象的要少。
配套理念:
可证伪性
必要性和充分性
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
致谢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204288

从芒格到费曼,最常用的六个经典思维模型

思考的质量取决于我们使用的思维模型,好的思维模型帮助你在学习、决策、创新、投资和管理等方面更好地思考,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变化。

学习各种思维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和生意中,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化繁为简,推动创新。

本文摘编自法纳姆街(Farnam Street)创始人沙恩·帕里什的著作《思考的框架》。

以下内容,敬请enjoy:

全文字数 | 4569字

预计阅读 | 4-5分钟

教育并不能帮助你准备好应对现实世界。至少,我自己的情况是这样。

2001年9月11日,我刚在一家情报机构工作了两周,世界就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所在的岗位变得多余。

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我所熟悉的是一个充满“1”和“0”的二进制计算机语言的世界,而非由人、家庭和人际关系建构的世界。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我便稀里糊涂地经历了一系列晋升,对于随之而来的责任深感无所适从。现在我发现,我做出的决策不仅影响我的员工,还关乎他们的家人;不仅关乎我的祖国,还影响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决策,我只知道自己有义务竭尽所能地做出最好的决策。为了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我四下搜寻,觅得几位导师,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向他们学习。

我阅读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做决策的图书,甚至休了一段时间的假,重返校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希望自己最终能学会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仿佛一旦学会便可一劳永逸,殊不知,学习决策其实是一段持续进步的旅程。

图片

我本以为MBA课程很有价值,我投入的时间绝不会白白浪费,但这样的期许很快就化为泡影。当我抵达考场却发现只是开卷考试时,我才意识到我的预期大错特错。我到底是在读硕士,还是在读小学?有时候,我自己也说不清。但这次经历依然给我带来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我意识到,只要我知道答案在我带去考场的哪本书的哪一页,考试就一定能及格。这其实是一种解脱,我不再把精力放在完成作业上,而是开始了解老师在课堂上无意间提到的一个人——查理·芒格。

我不再关注那些完全脱离现实的理论,转而关注这位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了解其伟大成就背后的智慧。

芒格有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他称其为“多元思维模型网络”,也就是不同学科的知识块经过简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芒格表示,在任何给定的情况下,这些思维模型都有助于我们找到相关的信息及最合理的参数。他的历史业绩也进一步证明,这一方法不仅在理论上合乎逻辑,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在过去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学习那些具有积极影响的思维模型,试图理解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修正、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接下来,我把这些年对我大有裨益的思维模型分享给大家,本书(《思考的框架》)里的观点并非我首创,我也无意邀功。

这些观点来自查理·芒格、纳西姆·塔勒布、查尔·达尔文、彼得·考夫曼、皮特·贝弗林、理查德·费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正如古罗马诗人普布利乌斯·泰伦提乌斯(Publius Terentius)所写:“现在说的话,过去都说过。”我只是策划、编辑和塑造了前人的作品。

图片
图片

第一性原理

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知识的理念在哲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西方经典中,这一理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儿也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是一种工具,通过将最基础的理念或事实从由此产生的假设中剥离出来阐明复杂的问题,剥离后剩下的都是精华。

如果你知道某件事的第一性原理,你就可以基于这些原理建立其他知识,从而创造新的事物。第一性原理是逆向分析复杂情况、释放创造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技巧来确定第一性原理推论,摆脱教条和共同信仰的束缚: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和“五个为什么”。

•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同普通讨论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试图以系统的方式得出第一性原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1. 澄清你的想法并解释想法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2. 对假设提出挑战(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如果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呢?)

3. 寻找论据(我该如何支撑自己的论点?论据来源于哪里?)

4. 思考其他可能的视角(别人可能有什么想法?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

5. 探究后果和影响(如果是我错了,该怎么办?如果我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6. 质疑最初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那样想?我的想法对吗?从推理过程中,我能得出什么结论?)

• 五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是一种源于儿童行为的方法。通过一个小游戏就是反复询问“为什么”, 最终找到“什么”或“怎样”。

一个“为什么”可证伪一条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不理解背后原理的情况下依赖他人策略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确定第一性原理,那么即便是渐进式的改进,也很难实现。

图片
图片

地图不等于疆域本身

反映现实的地图并非现实本身。即便是极其精细的地图也绝不完美,因为它们只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如果一幅地图以最高的保真度来刻画疆域,它就不再是缩影,也因此失去了用途。地图也可能是在某个时间点的抓拍,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许早已不复存在。在我们思考问题、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我们每天都会使用地图,地图帮助我们从一座城市去往另一座城市,帮助我们将复杂的事物简化。

类似的例子还有财务报表(旨在简化处理一家公 司成千上万笔复杂的交易)、关于办公流程的政策文件、关于如何养育幼儿的指导手册,抑或是你的绩效评估表。上述均为简化某些复杂领域的模型或“地图”。

地图不是万能的。

地图/疆域的最大问题在于,疆域的某些风险没有显示在地图上。

每个使用者都必须意识到,只有理解并尊重地图、模型或者任何抽象事物的局限性,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本身。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使用地图或模型,我们应当考虑以下三个重要因素:

1. 最终仍以现实为准

当我们进入一个此前不甚熟悉的全新领域时,最好有一张地图在手。我们可以使用地图来提高应对能力。

但疆域会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度有时会超过地图或模型的更新速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处在这一疆域的亲身经历来更新地图。

2. 考虑制图师的因素

地图并非纯粹客观的产物,它还反映了创作者的标准、价值观及局限性。

3. 地图可以影响疆域

对模型的信任影响到我们在疆域内所做的决策,倘若我们强行将复杂的现实融入简化的模型,这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后果。

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地形来探路,但这种方法并不总能行得通。地图和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学会感同身受。

缺陷并不妨碍它们成为有效的工具,为我们所用。要想提前布局,我们的思维就必须超越地图本身。

图片
图片

奥卡姆剃刀定律

相较复杂的解释,简单的解释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精髓,它是一个逻辑和解决问题的经典原理。与其浪费时间试图反驳复杂的情况,不如基于最简单的解释更自信地做出决定。

奥卡姆剃刀定律以中世纪逻辑学家威廉·奥卡姆的名字命名,它是我们在不同的解释中进行选择的基本规则。

奥卡姆写道:“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倾向于最简单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被证伪,也更易于理解,通常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奥卡姆剃刀定律不是什么铁律,而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倾向和思维框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个不同的模型具有同等的解释力,那么更有可能的是,较为简单的那个解决方案。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我们不可能针对某个不确定的复杂事件找到每个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奥卡姆剃刀定律作为筛选工具,我们不可避免地钻进死胡同,最后只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资源和精力。

当所有人都专注于复杂事物时,关注简单就是天才的标志。简单的解释相比复杂的解释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有助于我们节约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图片
图片

能力圈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可以改善决策和由此产生的结果。我们做事的驱动力往往是我们的自尊心,这导致我们的头脑会存在知识盲点。虚心承认自己的知识盲区,就能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和进步空间。


在能力圈边界内,我们可以非常确切地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事情、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做出决定。

但能力圈不是一天就能打造的,理解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打造能力圈需要多年的经验、试错,并积极寻求更好的实践和思考方法。同时,世界是动态变化的,知识日新月异,我们的能力圈也需要同步更新。

如何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

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反馈。

1. 愿意学习

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你可以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也可以通过书籍、文章和对话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你需要永葆好奇心,积极找寻能够帮助你扩展、巩固自身能力圈边界的知识。

2. 有勇气对自己进行诚实的监测

记录自己的表现是最简单、最私密的自我反馈方式。通过监测自己的表现,你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规律。这种类型的分析可能有损自尊心,但它有助于你打造能力圈。

3. 征求外部反馈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偏见,因此完全依赖我们自己的观察并不可靠。偶尔征求外部反馈,这有助于打造自己的能力圈,也是维护能力圈的关键。怎样应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

• 至少要了解一些陌生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承认自己只是“陌生人”,而非“万事通”

• 主动与该领域内的优秀人才交流

• 利用对基本思维模型的了解弥补自己对陌生领域知识的匮乏

图片

没有人会对所有领域都“万事通”,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即便是在你擅长的专业方面也不可能保证全会。

我们的能力圈不可能囊括整个世界。我们也不可能总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活动。往往我们需要做的决策是我们能力圈之外的,因此我们必须储备一套技能用于应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知道在能力圈边界外应该如何行事至关重要。

图片

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我们提高决策准确度的最佳工具之一。

它本质上是通过运用一些数学和逻辑工具,估算特定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时刻都由一组无限复杂的因素决定,概率思维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了解了这些结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更精确、有效地做出决策。


但是到了今天呢?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求生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还想要谋发展,想要参与竞争,想要赢得竞争。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想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做出明智的决策,但这些系统是新生事物,不同于让我们的大脑进化出(相当理性的)启发式的那个世界。为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补充所需的概率意识。

高效的概率思维意味着你首先要大致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估计自己有几分胜算,验证假设,然后做出决定。在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况下,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采取行动。

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预知未来。概率思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可能的世界面貌,以便我们有效地制定战略。

图片
图片

二阶思维

几乎每个人都能预见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直接结果。这种一阶思维简单、安全,但以这种思维方式,你肯定会和其他人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阶思维则要求我们进行更长远、更具整体性的思考,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及其最直接的结果,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结果。


二阶思维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两个领域:

1. 将长远利益置于眼前利益之上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想要实现的长期效果,避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冲昏头脑。

2. 构建有效的论证

二阶思维可以帮你规避问题、预测挑战,从而提前加以解决。我们不是在真空中做决定,不可能不劳而获——只有所得却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在做选择时,考虑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然后呢?结果有很多种,有些结果会更清晰明确。

从你所处系统的角度来思考,会让你看到结果背后的结果。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尽可能全面、长远地思考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考虑到时间、规模、阈值等诸多方面。

权衡不同的路径就是思考的全部意义,花一点儿时间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可以为今后节省大量的时间。

沙恩·帕里什 泰普洛领导力读书会2024年11月29日 08:11上海
https://mp.weixin.qq.com/s/Pb-G45D70GIJM9CN5a4LOg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